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均衡教育的山西实践(6)

2012-09-19 12:14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把均衡教育落到实处

  如何保证把均衡教育落到实处呢?李东福解释说:“均衡教育主要是在市、县两级的具体落实,例如山西晋中教育局,他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就是在市级统筹上不打折扣、政策执行上不折不扣、考核指标上环环相扣。经过这三方面的努力,从而保证了均衡教育的具体实施。”

  左权县麻田中学,因为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他们得到了一笔2400万元的巨款。这些钱,将一所支离破碎的农村中学装备成“到处彰显着现代气息”的新中学。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塑胶操场全是新建的,每个班都配备了多媒体,图书、仪器比城市学校还好。校长柳耀东乐呵呵地说:“标准化建设一下子把我们学校建设提前了10年!”与左权毗邻的还有和顺、榆社,这三个县连成一片,是当年八路军总部及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一二九师的驻扎地,同时又是晋中市最贫困的县,要资源没资源,要财力没财力,学校条件差,教师留不住,学生往外流。要推进教育均衡,这些县怎么办?是放在全市范围统筹,还是以县为主、让他们慢慢发展?如果要选择前者,意味着市里要掏更多的钱来扶持;选择后者,这些贫困县就可能永远落伍。在争论中,晋中市选择了前者。“一开始就把均衡范围圈定在全市,强化市级统筹,集中财力,扶持薄弱地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有了市级统筹,农村学校财源广进,城乡学校有了统一配置的标准,农村学校连续五年分来3955名新教师。

  寿阳县城不大,三中又是当地的名校,每年招生时节,那些想给孩子择校、择班、择师的家长,通过七拐八拐的关系,总会找到校长。学校容量有限,校长高眉山都快把亲戚和朋友得罪光了。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择校是搞不定了,高眉山觉得“解放”了,“过去我一年换几个手机号,招生前半个月躲在外面不敢回家,怕碰见熟人。现在,招生期间手机照常开,熟人照常见。”高眉山说。但接下来的择班择师,又让他苦恼。2009年暑假,即将升入初中的学生家长们都收到一封信,内容是:根据晋中市教育局的规定,从今年秋季起,实行阳光编班。“阳光编班?我不信!”这是家长崔晋平看信后的第一反应。他心里盘算着:自己关系比较硬,按照往年的习惯,进寿阳三中的重点班问题不大。但几次托人通融,崔晋平发现托关系办成事是不可能的了。2009年9月5日,崔晋平带着孩子按时来到寿阳三中阳光编班现场。他看到,学校把学生入学后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等信息输入电脑,由电脑进行均衡派位,随机编成了12个班。班主任按姓氏笔画依次上台抽取任课老师,组成班级教师团队;每个班的学生家长代表上台抓阄,确定班级教师。编排结束后,班主任马上带学生入班,开始上课。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