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均衡教育的山西实践(5)

2012-09-19 12:14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鹿建平说:“学生从城里中学转回农村中学后,教师们教学的责任心更强了,同学们看到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一边是全身心投入到备课教课,一边是铆足劲地学,整个学校的教学状况起了可喜的变化。近几年有好多同学都考到了名牌学校,这些农村学校的教师自豪地讲:‘我们的教学水平并不比城市教师差!’”

  “任教满6年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必须定期交流。”交流不是短期的而是长达3年,晋中教师交流采用的是人性化交流、跨度不大的交流,是一刻钟交流,就是从甲地交流到乙地骑自行车不超过15分钟,不给老师在生活中带来困难。但对校长则不这样,是硬性的规定,凡符合交流条件的校级领导如拒不接受交流就地免职。这十年晋中市有1.2万名教师参与了城乡大交流。

  大交流带来大变化。交流前,晋中城市优质学校生源爆满,班容量70多人,最多的一个班里挤了120多人。农村薄弱学校日趋空壳,班容量仅10多人,俨然水火两重天。交流后“择校热”大大消退,城里中小学班容量消肿到50人,农村初中起死回生,城市农村一个样。交流前,教师加班加点,学生披星戴月,学校以考试成绩来编排“快慢班”、“火箭班”、“重点班”。交流后让快慢班、火箭班、重点班销声匿迹。这就是交流带来的可喜成果。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