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应重在制度建设
这些改革,都是要有相应的制度支撑。我们现有制度对这些改革的羁绊,我们在上面已经看到了很多,但它们不只这些。比如,现在的大学课程往往都近乎一律地减成了两学分、一周一个半小时的样子,这是教学“微博”化的结果。连博客都显得太长、太严肃,而只有微博才能适应现代人匆忙而肤浅的生活。这么短的时间,是不足以仔细读完任何一部经典的。另外,如果我们重视经典教育,而经典又那么多,这就意味着教师开课应该有足够的自由。但是,我们不但有学科内部割据的问题(教研室的设置),更糟糕的是,在很多学校教师无法随时申报新的本科课程,而必须在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定下来的培养计划里,找到一个“羊头”,去卖我们想卖的“狗肉”。当然,培养要有计划。但是,如果一个学校是为了教学,而不是为了官僚治理的方便,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规范下尽量允许灵活性?当然,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官僚办教育、工程与自然科学模式办人文。官僚办教育的弊病,已经深为人知。而笔者说的后一点是指,人文学科,能把祖宗传下来的经典教好就不错了,用不着写那么多的原创的垃圾。人文学科与近代自然科学成熟后的积累式发展方式不同,因此就应该被不同地对待。
笔者本文中所述,可能有笔者自己的偏见。但是笔者希望,我们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潮中,静下来,为书香门第,慢慢地续上书香。
作者系复旦大学哲学教授
相关文章: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