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生物学科 >

“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专栏

2012-08-25 06:32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从生物学科看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的优势互补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指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教学环境。这里的教学环境并不单纯地指硬件环境或硬件基础设备,它还包括软件工具、平台和内容资源,隐含着与这些软硬件基础设施相依存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

 

二.生物学科新课程的要求

生物新课程对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高中的生物课程都遵从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相同理念,使初、高中课程在指导思想上保持一致性。在共同理念的基础上,高中生物课程增加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以体现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和更高要求。

这样的要求单纯的利用传统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只有与信息技术良好结合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尤其是“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两项要求,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并应用多媒体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解读:面向全体学生是指高中生物课程要面向所有的在校学生。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应该注意:(1)要给所有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2)要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必修模块的基本要求。(3)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4)面向全体学生不是降低高中生物学教育的水准。

2.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解读: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成为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生物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是人们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究的结果,其中不仅包含了生物学知识,也包含了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与技能,包含了生物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思想。用类似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来介绍生物学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新教材强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新教材中也提供了很多的网址。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自己探究并把得到的知识和其他同学分享,进行合作学习。这也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新教材提供的有关网站,利用互联网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渠道和领域。

 

三.常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及应用

常用多媒体软件有AUTHWAREFLASHPOWERPOINT等。AUTHWARE互动性强,FLASH也有很好的互动性以及动画效果。中学教师职称评定中需要教师通过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科目之一有POWERPOINT。而且相对与AUTHWAREFLASHPOWERPOINT简单易学,而且可以集成图片、音频和视频,可以形成自定义动画,便于修改,操作简单。是理想的多媒体软件,但相对互动性稍差。但即使如此,如果每一节都由教师自己制作,费时费力而且相对质量不高,为了更好的把重心放在实现三维目标上,建议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合作,我校的青年教师每人每学期会上传课件到校园网共享。也可以从网上下载课件,但为了满足自己的教学要求,合乎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应该对课件做相应的改动。

 

四.多媒体教学的扬长避短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很多,如: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景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他们带入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与进取。如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如果是利用挂图的讲解,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教师也讲解的吃力,但利用FLASH动画就可以展示这样一个合成的动态过程,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2.刺激感官机能提高记忆效果

  人类获得知识的记忆保持比率中,视觉和听觉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其他感官,而视觉和听觉结合并用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也就是音像结合能刺激多个感官,又能引起有效注意,有利于记忆力的培养和情感激发。

 3.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化的时代,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学到更多课外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高效率。课堂上教师只需轻松点动鼠标,就能在短时间内直观、形象地演示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揭示概念,使教学内容主线明确,理论分析深刻到位,基础知识的讲解更为详尽,课堂练习量和内容更为广泛有趣,新知识的巩固更为扎实。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还可控制演示速度或停顿,既可作为新知识的讲解,又可根据班级情况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提供讨论对象,启发学生主动质疑,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在这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并且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得到了发展,使课堂教学过程出现生动活、轻松高效的局面,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

1.教学脱离实际

制作课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既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要有很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有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库。但是,在课件的具体制作过程中,学科教师由于缺乏计算机知识和多媒体技术,只能提供想法,而不能参与制作。计算机专业人员又缺少教学经验,不懂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件,就抓不住重点和难点。而且课件主要是应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并不仅仅是为了竞赛课,教学脱离实际。因此,让学科教师去开发课件,去培养学科教师,教师之间要有合作,教师要会利用他人的课件做修改以适合自己利用。

2.多媒体课件过于花哨

多媒体集文、图、声、画于一体,几乎无所不能。因此,有些人认为它能彻底优化课堂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追求表面的新颖、直观而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追求二维三维动画功能,课成了电脑动画欣赏课;信息节奏快、容量大,学生被太多信息所干扰,感官刺激太多,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了深层思维活动。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注意对计算机的操作而忽略了和学生的互动,忽视了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师的培训以及自我学习后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还需要教师熟练对计算机的操作。

3.可不可以取代板书?

有很多人认为板书是我国小学最通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优秀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便等特点。课件板书由于画面经常变动,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学生只能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及时地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其结果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所以不能以多媒体代替板书。

笔者认为对多媒体的合理利用就可以完全取代板书的作用。黑板的板书可以通过POWERPOINT的新功能来实现。作为课堂教学脉络的板书可以通过幻灯片逐个显示,付板书可以在播放幻灯片的时候通过鼠标在幻灯片的任何位置画线画圈写字以作强调。而且利用大纲视图或者添加另一个文件同时分屏显示在画面上一样可以使原先的板书留在屏幕上。关键在于我们去想方法解决问题。另外黑板的板书减少甚至消失也可以减少粉尘对教师健康的影响。

 

多媒体教学无法代替的是教学中使用的实物模型,虽然在多媒体中我们可以用3D的图形来显示,但是教学效果不如学生亲手触碰和制作好。比如: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以及细胞膜模型的建立和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建立。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