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童谣的真正价值,并尽自己所能进行推广。但他们多是凭着对童谣的喜爱,凭着一腔热情在单打独斗。
“很多杂志、报纸都登载童谣,但这类童谣大都注重教育功能,比如这首:‘你拍一,我拍一,文明行为放第一;你拍二,我拍二,废物装进垃圾袋;你拍三,我拍三,排好队伍不分散……’”郭骅说,用脚趾头想一想,就知道孩子不会喜欢这类童谣,因为它们说教、不好玩、假装用孩子喜欢的旋律,让孩子说大而空的所谓正确的话,“这类童谣肯定不会传唱开来。孩子多聪明呀,在任何年龄段,一个作假的人都不会受欢迎。怎么能期望一首假的童谣被孩子们喜欢呢?”
毛毛虫童书馆将着力点放在了传统童谣的推广上,通过社区、图书馆和网络,这家童书馆举办了讲座等多种活动。郭骅说,孩子们其实非常喜欢传统童谣。就拿连锁调来说,句句连锁,声声押韵,除了感受朗读的乐趣,还有很强的娱乐功能,孩子们从中能获得一种音乐快感。“板凳板凳歪歪,里面坐个乖乖,乖乖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汤,里面坐个姑娘……这就是《城南旧事》里宋妈给英子和弟弟念叨的儿歌,配着地道而诙谐的北京土话,好听得像唱歌。”郭骅不由自主念出了声。
一些家长和孩子也从传统童谣中收获到快乐。孩子妈妈李书远说:“‘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成了精,绿头萝卜坐大殿,红头萝卜掌正宫……’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让我女儿对快板儿有了一定的了解。没错儿,这本书的语言,就是快板儿的节奏。”她认为这首北方传统童谣,配上潇洒的图画,有趣儿极了,给孩子丰富的民间词汇和轻松愉快的感受。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