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观察结果达到目的的程度
第三节 课堂观察法
一、课堂观察法的含义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二、课堂观察法的类型
(一)实验室观察与自然观察
(二)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三)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四)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
(五)开放式观察、聚焦式观察、结构化观察、系统化观察
三、课堂观察法的应用
(一)课堂观察的实施步骤
基本步骤:
第一步,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
第二步,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第三步,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
具体步骤:
第一步,针对实际工作中所需解决或改善的问题确定研究方案
第二步,工具准备,教师素质准备
第三步,自我观察、合作观察的选择实施
第四步,对观察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第五步,对观察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后,形成新的观察研究方案。
第六步,不断修改或调整计划并付诸行动
第七步,成果呈现。
(二)课堂观察的切入点
(三)课堂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
对事物有最直接的认识
方便易行
不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正常发展。
缺点:
受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
不能支配和控制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观察项目归类推论性太多,会影响研究的信度
取样小,观察的资料琐碎不易系统化,普遍性的程度不高
投诉与举报专区>> | | | | 发表时间:2009-03-25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查看全部>>
苦菜头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