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读《中小学幼儿教师实用教育科研方法》第七章

2012-08-04 17:28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读《中小学幼儿教师实用教育科研方法》第七章 0/?

标签:

日志原文:!cGhvbGx5QHNvaHUuY29t/113028964.html


第七章  教育观察法

    观察法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收集教育活动数据、资料的基本途径。

第一节   教育观察法概述

一、教育观察法的定义

    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学生或教育现象)并收集资料信息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教育观察法的特点

   第一,目的性。

   第二,直接性。

   第三,情感性。

   第四,重复性。

   第五,自然性。

   第六,理论性。

三、教育观察法的功能

   第一,观察法是研究者收集人的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和研究材料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第二,教育观察也是验证教育理论和科学假设的重要方法,这对发展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

   首先,可以做现场记录。

   其次,能更详细的了解被观察者。

不足:

   第一,主观因素的干扰。

   第二,观察的材料较难量化。

原因:

   第一,人的生理有局限。

   第二,观察仪器的局限。

   第三,研究者观察水平的高低。

   第四,无关变量作用的控制。

   第五,观察样本小。

五、教育观察法的要素

   第一,观察目的。

   第二,观察内容。

   第三,观察策略。

   第四,观察记录表。

   第五,观察人员。

六、教育观察记录的方法

   记录观察材料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

   (2)真实性原则。

   (3)完整性原则。

   (4)顺序性原则。

   (6)连续性原则。

   常用的观察方法:

   (1)等级式。

   (2)频率式。

   (3)实录式。

   (4)是非式。

   (5)符号式。

七、教育观察法的类型

   (一)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二)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三)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四)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五)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

第二节   教育观察法的实施

    包括观察的准备、观察的设计和实际观察。

一、教育观察法的实施过程

(一)观察的准备工作

    1.确定观察目标。

    2.制定观察计划。

      第一,观察的内容、对象、范围。

      第二,地点。

      第三,观察的时刻、时间长度、次数。

      第四,方式和手段。

      第五,效度。

      第六,伦理道德问题。

    3.制定观察提纲

     第一,谁

     第二,什么

     第三,何时

     第四,何地

     第五,如何

     第六,为什么

    4.选择观察对象

     选择观察对象

(二)实际观察

   要求:

   (1)灵活地执行观察计划

   (2)抓住观察的重点

   (3)注意做到观看、倾听、询问、查看、思考等方面相互配合。

   (4)做好观察记录

  注意事项:

   (1)及时性

   (2)真实性

   (3)完整性

   (4)顺序性

   (5)连续性

(三)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二、教育观察法的技巧

(一)获准观察的技巧

   (1)研究者身份合法。

   (2)逐步获准观察。

   (3)熟人或中间人介绍。

   (4)建立友好关系。

 与被观察者建立起友好关系:

   (1)消除对方疑虑。

   (2)学习观察对象的语言。

   (3)借住当地人家。

   (4)适应观察对象的生活习惯。

   (5)多参与观察对象的各种活动。

   (6)发现当地人关于“友谊”的理解。

(二)实施观察策略

   1.实况详细观察策略。(记录法)

   2.日记描述观察策略。(日记法)

   3.轶事记录观察策略。(记事法)

   4.事件取样观察策略。

   5.事件取样观察策略。

   6.行为检核观察策略。(清单法)

三、教育观察法的信度、效度

(一)教育观察法的可信度

(二)教育观察法的效度

   (1)观察的目的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