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化学学科 >

欢迎光临吉林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6)

2012-07-31 22:5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2、化学学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冯守华
副组长: 杨 柏 程树海
成 员:宋天佑 金钦汉 母 瀛 王子忱 吴通好 姜振华
王洪艳 丁世海
秘 书:宁德宽 王 东 3、化学学科学术委员会
主 任:冯守华
副主任:杨 柏,李泽生
成 员:陈接胜,姜振华,王德军,李耀先,母 瀛,于爱民,
王洪艳,黄旭日,张红星,张 希,吴立新,王 悦。
4、化学学科学位分委员会
主 席:冯守华
副主席:李泽生,张 希
成 员:徐吉庆,金钦汉,吴通好,陈接胜,杨 柏,母 瀛,
姜振华,于爱民,李志儒,王德军。

5、化学学院学术道德委员会
主 任:冯守华
委 员:吴通好、杨 柏、陈接胜、张寒琦、母 瀛、高大维

6、师资队伍
化学学科现有教职员工28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吉林省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61人、教授87人、副教授45人、国家级优秀创新群体一个。
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敖庆、孙家锺、徐如人、沈家骢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冯守华、张 希、陈接胜、杨 柏、李泽生
吉林省特聘教授:肖丰收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冯守华、陈接胜、张 希、肖丰收、杨 柏、于吉红、马於光、王悦、(李熙)。
国家级教学名师:宋天佑
国家级优秀创新群体: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学科博士生导师:
徐如人、庞文琴、徐吉庆、冯守华、裘式纶、刘国发、陈接胜、肖丰收、宋天佑、于吉红、李守贵、王杏乔、师同顺、徐家宁。
有机化学学科博士生导师:
赵英英、母 赢、李耀先、柏 旭、王 悦、李叶芝。
分析化学学科博士生导师:
金钦汉、许宏鼎、于爱民、张寒琦、孙长青、
物理化学学科博士生导师:
唐敖庆、孙家锺、赵慕愚、李铁津、甄开吉、封继康、吴通好、李泽生、白玉白、范玉国、王国甲、张恒彬、李志儒、张文祥、王子忱、王德军、赵 兵、杨 桦、阚秋斌、杨光第。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博士生导师:
沈家骢、汤心颐、吴忠文、张 希、杨 柏、张万金、姜振华、马於光、王静媛、王 策、刘凤岐、那 辉、吴立新。
应用化学学科博士生导师:王洪艳。
精细化学品化学博士生导师:高大维、任玉林。

附件2:化学二级学科发展规划
一、无机化学学科建设规划
(一)无机化学学科建设现状
1、本学科建设现状
经过五十年的奋斗,吉林大学无机化学学科目前已发展成为由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无机合成化学研究中心以及无机与材料化学系组成的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本学科的建设经历了博士点(1984年)、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85年)、国家级重点学科(1988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93年)、“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的建立等重要过程。
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微孔物质的定向合成与分子工程学;2、无机功能材料的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化学;3、特种结构与聚集态物质的制备与主客体组装;4、绿色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及节能与环境友好合成化学研究;5、功能配位化学,金属卟啉化合物制备、模拟与性质研究;6、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本学科拥有一支以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以一批学成归国的年轻博士为骨干,结构梯队比较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学科现有教授14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5人。本学科还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吉林省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A类4人,B类1人)、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2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
本学科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著,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目前已培养出70余名博士和100余名硕士。这些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科已经和正在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任务100余项,包括国家“八五”和“九五”攀登计划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重点科研基金项目等。科研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0余篇,专著7部,专利20余项。
学科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与地区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合作单位包括英国皇家研究院、牛津大学、阿伯丁大学,美国UOP公司,拉特格斯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高知大学,德国汉堡大学,香港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等,学科承办了1996年中国固体化学研讨班,2002年国际固体化学研讨会(ISSSCC-2002),2003年第七届国际水热反应研讨会(ISHR-7);作为主席单位,即将承办规模宏大的2007年第十五届国际沸石分子筛大会。
学科的研究条件近年来得到不断改善,目前拥有的大型仪器设备主要有SQUIDS低温量子干涉磁性测量仪、高分辨透射电镜(T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mart-CCD 单晶X-射线衍射仪、D8组合化学X-射线分析系统、D5005X-射线衍射仪、Rigaku IIIA X-射线衍射仪、400兆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仪、TG-7热重分析仪、DTA-1700热分析仪、ASAP2010M型全自动吸附仪、1260A型固体离子电导仪、Nicolet Impact 410型红外光谱仪、LS55型荧光光谱仪、Optima 3300DV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Lambda 2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400LSII型元素分析仪、Leco-HR-1B-2、THB-BI-100、Parr 4211、Parr 4571型高温高压水热合成系统以及Silicon Graphics O2工作站等。
无机化学学科在材料科学与化学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能源、信息、环境与生命科学的强劲发展与需要,使得该学科所起的作用更加显著。我国在制定“95发展规划”及“21世纪化学学科研究发展计划”中,已将现代合成化学和材料制备过程的研究列为化学与材料科学的优先发展领域。因此,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是无机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对无机化学乃至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吉林大学无机化学学科是我国唯一以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科;本学科在国际上亦具有鲜明的特色,并在国际学术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无机化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已经具备了前期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在此基础上的重点学科建设必将推动我国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的发展,使其成为全国性乃至国际的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2、本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家对学科的经费投入尚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一些学科急需的高端仪器设备由于经费限制而无法购买,学科日常运转费用没有来源;
(2)学校的软环境和配套条件没有达到最优化;图书馆管理和相关条件落后,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匮乏,这方面的因素也影响了学科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3)学科特别突出的人才数量不多,尤其是35岁以下的高水平优秀青年人才比较缺乏;
(4)学科缺乏相对独立的人事权,财务权,影响了学科引进和选留高水平青年人才。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