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人才动态 >

复合人才资讯,复合人才行情,复合人才动态,复合人才时尚(14)

2012-08-28 22:00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标签:

  • 2012-03-28

    纺织企业技术骨干“绝活”面面观

    吴学平:平均15天研发1个新品主要事迹:为了积极应对纺织品市场的严峻形势,吴学平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带领集团工程技术人员,以不服输、不气馁、不言败的顽强拼搏精神,开发出一系列技术领先的新产品,而且每一件新品都浸透了他和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汗水和泪水。其中的滋味可以用“攻关路艰难,乐从苦中生”来形容。吴学平,原在无锡国棉一厂担任副总经理,系江苏省纺织协会理事、无锡纺织协会棉纺学组组长,现任双山集团总工程师。去年8月初,开发牛奶蛋白纤维新品时,常规纺纱工艺及相关器材不能适应纺此纤维要求,虽然在试纺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一开始还是陷入困境,但最终经过九天九夜的艰难攻关,终于攻克了牛奶蛋白纤维技术难题。当细纱机纺出合格的80支牛奶蛋白纤维时,吴学平和一线的攻关人员激动不已,泪水和汗水融在了一起,数日的困顿和劳累已被这成功的喜悦冲到了九霄云外……几年多来,吴学平带领企业技术攻关人员先后开发了市场需求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系列产品及新产品,仅去年1~8月份就开发新品16个,以平均15天一个新品的速度抢占市场制高点。与此同时,他还带领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刻苦攻关,对原有棉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采用轻定量、慢车速的操作工艺,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新品。去年开发的高级纺织原料新型换代系列产品,年产量达到3000多吨,投放市场后成了抢手货,年创产值1亿多元。去年8月底刚刚开发投入生产的牛奶蛋白纤维,第一单金额就达400万元。集团公司所进行的年产200万米莫代尔面料生产线、棉化纤复合包芯纱线等6个技改项目,其中有两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奖励。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吴学平还利用自己曾在国家纺织龙头企业工作时广泛的社会交往,与行业精英关系密切的人脉资源,使双山集团与东华大学、青岛大学和国家纺织产品研发中心联姻结亲关系更加密切,还联系引荐天津大学、江苏纺织设计研究院等15名专家教授还成了企业的技术顾问,为双山厚积薄发积蓄了后劲,为双山加快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郭军伟:从培训中来,到培训中去主要事迹:从最基层版型制作开始,郭军伟一步一个脚印,技术逐渐娴熟。郭军伟先后荣获“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最佳样板设计奖”、“最佳样板创作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殊荣。3月10日上午,在红豆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一场“衬衫制作工艺”的培训正在举行。面对50多名学员,讲台上一位年轻人一边讲解一边与台下学员互动。这位年轻人名叫郭军伟,是红豆集团衬衫厂技术科负责人,台下学员也都是红豆集团的员工。这已经不是郭军伟第一次到红豆大学培训学员了,但是,如果在10年前,不要说别人不相信郭军伟能够当培训老师,就是郭军伟自己也是做梦都不敢想。10年前的郭军伟还是一名普通一线员工,在来红豆之前,他在好几个私人服装厂干过。进入红豆,郭军伟立刻感到与私人小厂不一样,这个“不一样”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最突出的是培训。郭军伟虽然懂得一些服装操作技能,但厂里还是让他参加了服装制作的系统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郭军伟对衬衫打版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个合格的版型师需要经过长期的历练,才能熟练掌握打版技术。成为一个合格的衬衫版型师也成为了郭军伟的梦想,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车间领导,并且得到了领导支持和肯定,随后安排他进入版型师培训。为了尽快掌握打版技术,郭军伟不仅在培训课堂上用心听讲,还自己购买打版材料在家中练习。刻苦、专注的郭军伟很快被分配到衬衫一厂技术科。命运从来不会亏待辛勤的耕耘者,辛苦的付出获得了丰厚回报。2005年、2006年他连续两年成为红豆服装技能比赛(服装打版)冠军,2008年在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服装制作工(制版)竞赛中摘得比赛桂冠。为了让职工更有奔头,企业还通过评选星级员工,不同星级给予不同补贴,级别高的还有机会晋升管理岗位,正是得益于企业一以贯之的培训,在红豆集团拥有了一大批像郭军伟一样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蔡丽娟:试验中没什么比安全更重要主要事迹:从事多年试验工的蔡丽娟,经常要接触到有毒化学物品,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人身伤害。她通过每一个新型材料获取相关参数,并提供给相关技术部门,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为此,每次工作时,她都尽量避免与工友们的试验时间,避免试验过程中的异外发生。在试验室的工作台上,电热恒温水浴锅内冒着热气,沸腾的开水煮着几只装有浆料样品的烧杯。一个年轻人正在忙碌着,她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着烧杯里的样品。不一会儿就将已成半透明状的浆料倒进旋转式粘度计的搅拌器内,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如此反复直至试验结束。她就是际华三五零九公司织造技术部工艺试验工、生产班长蔡丽娟,此时她正在对新型浆料做使用前的质量检测……今年38岁的蔡丽娟做试验工已有10多年,在小组里虽说年纪不大,但做试验工作的时间是最长的,算得上是个“年轻的老师傅”了。10多年来,她就是凭着严慎的工作态度、敬业爱岗的精神和勇挑重担的良好职业风范,带领小组成员圆满地完成了一项项新产品试验任务,为降低成本消耗、保障后续生产把好质量关作出了贡献,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自担任生产班长以来,她每天一上班就查看各项试验记录,询问班中试验情况,对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数据,找出问题的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必要时对该项目重新做一次试验,以确保试验过程的正确性、数据的精准性。特别是近几年里,纺织市场新型混合材料不断涌现,要快速分析原材料配比,掌握第一手资料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而蔡丽娟就是负责检测生产所用的浆料质量和棉、麻、涤等纺织原材料化学分析工作的,她也是公司唯一从事这项工作的试验工。作为从事多年试验工的她,深知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由于分析纺织材料的试验过程中,要接触到一些硫酸、乙醇、硫酸铜、氢氧化钠等有毒化学物品,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通过对每个新型材料的观、烧、闻及对比后,将获取的相关参数提供给相关技术部门,研发新产品。每次工作时,她都会尽量避免试验过程中的异外发生。纪仙静:刷新全省棉条接头最快速度主要事迹:纪仙静是德棉集团公司三级技师、前纺车间操作员中的佼佼者、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她是技术能手,更是班组里有名的“帮扶能手”,哪里车位难挡,哪里都有她的身影。在工作之余她还经常向其他工友探讨技术难题,交流工作经验,砌磋技艺。2004年5月,纪仙静从德棉技校毕业,被分配到前纺车间精梳工序。进厂后,纪仙静积极学习、苦练操作技术。她不断磨练自己,努力从已经成型的操作法中寻求突破,在操作细节上反复琢磨,反复演练。为了一丝一毫的改进,她常常在机台边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为了一点一滴的提高,她常常在班后还苦苦地钻研。她在接头速度上、质量上狠下功夫,刷新了全省棉条接头最快速度。“入厂3个月的时间她就达到优级手水平,成为第一批独立顶岗上车的员工,同时被吸纳为车间种子队员。”该车间操作技术员曹静娟说,纪仙静总是虚心向老师请教操作要领,苦练操作技术,并不断自我加压,积极利用班中休息时间和班后业余时间学习。白庆慧也成了车间里的技术能手,她说:“纪仙静把自己的经验无私地教给我,这是我工作中很大的财富。现在我遇见技术难题,还是喜欢去找她,我们不仅是师徒,更是好姐妹。”如今,纪仙静已经成功带徒12人,进公司仅两个月就有了“小师傅”的美誉。“小批量、多品种”是棉纺行业的市场需要,然而频繁的品种翻改,给车间的正常供应和质量稳定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只要是工作上的事,她总是那样认真、细心,从不放过一个小疵点,做到多巡回、多捉疵、多防疵,严把产品质量关,主动到实验室去测试棉条和跟踪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造成疵点的不良因素。为保证生产供应,纪仙静时常主动放弃吃饭、休息时间,主动承担公司急、难、险、重任务。纪仙静还积极为企业生产经营献计献策。在节支增效等工作中,她同样积极参与,并努力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提建议、谈想法,为加强班组管理和优化生产献上自己的一份力,并先后有3项建议被车间采纳。马小芳:基层管理人员的朴素和真实主要事迹:领导分配到哪里就到哪里,马小芳从来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不熟悉的同事,她又一头扎到工作中去和同事热心交流,使原来一个精神面貌不振的小组一下子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她的带动下,她组里的各项指标都处在领先地位,她成为班长和主任得力的助手。说起马小芳,认识她的人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都会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马小芳,好样的﹗”作为一名华芳最基层的管理人员,她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员工的榜样。2004年,已为人母的马小芳不顾家人的劝阻,抛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毅然来到了凤棉分厂原来的二车间做了一名细纱落纱工。凡是干过纺织的人都知道,细纱的接头是最难学的,就是看似简单的拔管动作,也会由于一不小心或动作慢烫伤手。刚进厂的前两个月,马小芳吃足了苦头,手上经常缠着创可贴,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组长,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她自己能体会得到。2008年夏天,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关掉了原来的二车间,所有人员分流到其他车间,马小芳被分到一车间,当初有的小姐妹还有顾虑,马小芳就耐心地给她们讲道理,做思想工作,用一颗慈母般的心谆谆诱导着她们,使她们最终服从分配。后来,二车间缺少管理人员,又把马小芳调到二车间,可她毫无怨言。进入2010年6月,职工流动性较大,车间缺员严重,为了开足产量,车间安排一些人加班,马小芳第一个举手报名连续几个月加班,她还号召手下的员工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多加班。她在生活中还竭尽所能关心员工,有的员工刚进厂不适应,她就拿自己的例子来安慰她们,为她们树立信心。所以好多员工都喜欢她,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姐姐。在马小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基层管理人员朴素真实的一面,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伟迹,她们用自己一颗真诚的心,诠释着对企业的热爱,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为企业的成功铺就一条希望的路。刘小芳:把进口设备调理得服服帖帖主要事迹:初次见刘小芳的人准会认为她是一个标准的小家碧玉,很难相信,她能把先进的进口设备调理得服服帖帖。她高超的维修技术在石家庄乃至华北都是一流的。她承担过自动穿筘机的安装调试任务,负责过维修人员的培训。兄弟厂自动穿出现故障,她也毫不保留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刘小芳是棉一数届“知识型职工标兵”、“十佳女职工”的获得者——常山集团织造车间喷气综筘保养组组长刘小芳。2004年11月,棉一引进首台自动穿筘机,这也是全国第一台340CM高精密自动穿筘机。当时负责接经机维修保养的刘小芳被委以重任,担当起自动穿筘机守护神的角色,负责维修与保养。经过一段时间刻苦自学,她不仅学会了自动穿所有部件的拆装组合、电脑软件的安装,还能准确判断故障,并从实践中摸索出判断自动穿运行状态的工作法。由于维护保养得好,这台机器实现了年穿轴2100台(其中50%为双轴)的产量,实现喷气新品种改车2043次,为新品种接单、上车、交货作出了贡献。这不仅得到了分公司领导的好评,连厂家技术人员也高度评价棉一的自动穿运转率和效率是全国最高的。细心的刘小芳在质量保证期内还及时发现了自动穿筘机的磨损部件,并向厂方提出索赔,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几年来,随着设备使用年限越来越长,机件磨损现象也越来越多,但从没有一次因坏车影响生产。她年年提合理化建议,平均每年提合理化建议10条以上。厂家售后服务人员说:“作为厂家真不希望你们什么都能处理。你们使用了7年多,备件总共投入没几万元。其他地区,一年维修费用的投入就有10多万元。要都像你们这样,我们就没的吃了。”无论从结经机的维修技术还是自动穿的技术和经验,她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她不仅手把手教,还经常鼓励徒弟:“有我在,你们只管大胆拆卸、安装,出现问题我来兜底。”她还自创了拆卸教徒法,不到半年,徒弟就能独立处理问题了。(中国纺织报)


  •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