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自觉的文化意识,核心是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培育。今天我们在青年大学生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一波三折、曲折前行的现代化之路,特别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学生对我们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理性全面的认知,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构筑起人生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石。
增进自觉的文化意识,关键在于教育环境和教育者。教育环境除学校外还包括社会和家庭,教育者除教师外还包括从事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职员。如果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主流价值观崇尚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则能够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提供正确的坐标。“身教重于言教”,在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历程中,教育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教育者的道德品格和行为风范对受教育者影响最大。
在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第一,教育者必须自身有着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晚学后生对前辈大师的追念,不仅是其“高山仰止”的学问,更有着“景行行止”的人格魅力。他们以其坚定的信念,百折不回的精神,上下求索的理念,给青年学子提供了一部深邃的人生教科书,并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第二,教师能够并善于将专业学科知识中蕴藏的价值理念、科学思维和人文精神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同身受,构建其人生信念的科学理性的基石。第三,教育者的行为自觉不自觉地诠释着一种价值观。教职工做事的方法,对待学生的态度,反映的是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教育者必须注重自己的言行与操守,必须注重对待他人与环境的一份责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