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既是重要的教育机构,又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实现育人目标离不开文化建设的紧密参与和融合其中,离不开“文以化人”的点滴积累和润物无声。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同样,实现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离不开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素质内涵的人才。文化的传承创新、繁荣发展对于高校育人的意义在于:要努力用优秀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熏陶、培育、鼓励、鞭策学生,使学生成为具有清醒的文化自觉意识、丰厚的文化素质内涵、鲜明的文化创新观念的优秀人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深刻影响,并内化为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坚定而持久的动力。
一、增进清醒自觉的文化意识
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子的责任”的前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清醒与文化自觉,根本上来源于组成国家和民族的人民的文化清醒和文化自觉。青年群体特别是知识青年群体,其文化自觉的程度往往反映了一个社会整体文化自觉的程度,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文化走向和文化发展高度。梁启超先生曾充满激情地呼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文化育人的首要是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努力提升其文化信心。没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就没有青年知识群体的精神品格的独立与自强,作为现实的投射,其结果是文化的“茫然”与精神的“盲从”。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