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同期我国农业贷款占银行总货款的最高比例为7.1%。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在“八五”时期为3%,“九五”时期为5.6%,“十五”时期为7.3%,均低于年增长18%的预期目标。
图2 1997年~2006年我国新增粮食播种面积
图3 粮食播种面积与产量增长
图4
2006年以来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月度走势图(以2000年为100计算)
材料二: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财政资金5625亿元,同时农业发展银行配套发放农业贷款425亿元,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强化农业基础,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逐步实现部分农产品供需平衡,尽快平抑农产品价格上涨。与此同时,为了保障低收入家庭在农产品涨价期间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国务院还安排了75亿元专项资金对低保人员和家庭经济困难大中专学生进行补贴。
材料三:2008年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并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截至1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列入临时价格干预的商品目录(如下):
序号
品种
价格类型
1
成品粮(面粉、籼米、粳米)、挂面、方便面
批发价、零售价
2
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调和油)
批发价、零售价
3
猪肉、牛羊肉及其制品
批发价、零售价
4
鸡蛋
批发价、零售价
5
牛奶
批发价、零售价
6
液化石油气
批发价、零售价
7
其他重要商品及服务
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材料四: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代表2亿多农民工,经异地选举产生的三位农民工成为最高权力机关的代表,这被许多媒体称之为标志性事件。
(1)材料一中四幅统计图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增加农业投入用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央应对农产品价格上涨所采取措施的哲学依据。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政府为什么要确保困难家庭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
(4)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国家对材料二中的商品实施临时价格干预的合理性。
(5)运用政治常识回答,你认为公民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应满足什么样的基本条件,并阐述农民工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重要意义。
[答案](1)材料一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产品供求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且偏紧的状况。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意义:①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建立在增加农业投入的基础上。只有不断增加对农业的物质和资金投入,才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农产品的基本供给,有利于抑制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有利于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①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央增加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供求平衡,是自觉按价值规律和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办事的表现。②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央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对困难家庭和在校大中专学生进行生活补贴,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正确价值观的生动说明和有力体现。
(3)①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生存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低收入群体在物价上涨时期生活有困难,应该得到政府的基本生活救助,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②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应该坚持对人民负责,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4)①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由于2007年我国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了国家必须对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商品实施临时价格干预。国家干预不仅能保证人民生活的稳定,而且有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保持事物的原有性质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007年我国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如果国家不加以干预调节。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5)①年满18周岁,依法享有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健康条件和议政能力;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农民工更好代表农民的利益,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的选举,进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原则;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农民工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有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体现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材料一:2007年4月2日至5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自然系统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
附:地球升温灾难演变示意图
材料二:2007年9月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表现出了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突破所需的政治意愿。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会上重申,应对气候变化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继续率先减排温室气体。11月1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第四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最后部分,指出全球变暖不容置疑。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今年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的主要议题。12月3日至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谈判设定了议程。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气候变化谈判应在联合国框架内进行,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我国政府认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世界各国均负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义务。强调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之间的平衡。我国主张共同承担环境责任但又根据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承担有差别的义务的原则来处理国际环境问题。“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开展国际气候合作的基础。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