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老语文课本屡屡拨人心弦 理想语文教材什么样

2014-02-24 11:11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民国教材内容

民国教材封面

  “先生,早。”“小朋友,早。”文字是漂亮的手写体。漫画家丰子恺为课文配图:背着书包的小男孩鞠躬行礼,穿长衫的老师颔首回礼。这是1932年《开明语文课本》的第一课。

  再来看看人教版一年级小学语文课本的第一课,只有一幅图画,画中,几个小朋友来到新华路小学,和父母挥手作别。

  都是离家上学的场景,在一些网友眼中,老课本的处理显得更“人文”一些。

  关于老语文课本的讨论并不是第一次,却次次都能拨动人们的心弦。近日,1901年澄衷蒙学堂开蒙教材《字课图说》出版,引发了公众对于老语文教材和现行教材优劣的新一轮讨论。隔着100多年的旧时光,它们带来了委婉又耐人寻味的追问:今天,我们的语文教材该如何更有吸引力?

  老教材为何受追捧?

  澄衷蒙学堂开蒙教材《字课图说》,最早推出于1901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尽管还处于封建帝制时代,却和以往的私塾教材迥异,有开风气之先的气象。今天看来,这套教材字、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有趣。如“奔”字,图画上一人疾走,辫子和衣衫飞扬,解释是“急赴之也”。网友“莫若纯白”认为,这套书“满纸情怀”。

  叶圣陶1932年编写的《开明语文课本》,同样收获了今天广大读者的溢美之词。在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德岩看来,这本书更像是儿童读物,轻松有趣、寓教于乐。中国人民大学附中语文教师刘成章认为,这本教材用手写体,直接拉近了与开蒙小学生的距离。

  与“更文学、更优美、更耐读”的民国教材相比,显然,今天的语文教材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不同的气象。

  为何会有如此不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易进说:“新中国成立开始,语文教材去腐存真,开蒙教化,并一代代积累、延续下来。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是依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的,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同时又试图反映新的教育理念,如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等等。教科书在选文、图标、色彩、版式等方面都力求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趣味性与生活的联系等。”

  那么,老教材何以备受追捧?广西教育出版社原编辑李人凡认为,厚古薄今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读者对于现行语文教材的期望所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分析道:“一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现行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与呈现方式,回望过去的语文教材,自然有一种新鲜甚至惊喜,原来语文教材还可以这样编。二是现行语文教材确实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从内容选择到编排形式甚至文字校对插图等都存在不少问题。而老语文教材给我们带来若干启示,提供了改进的思路或方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顾之川看来,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出版并引起热议是一件好事,“这说明语文教育正在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成为文化教育的风向标。语文教材编写需要以史为鉴,扬长避短”。

1 2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