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老语文课本屡屡拨人心弦 理想语文教材什么样(2)

2014-02-24 11:11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现行语文教材该参照什么?

  老语文教材是否无懈可击?答案是否定的。《开明语文课本》尽管生动有趣,却浅近且没有经典阅读。顾之川告诉记者:“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更像一部小型百科全书,其编辑体例不符合现代学科设置的要求,没有按照学科分类,而是将驳杂的知识融会其中。而且没有‘课’的概念,一页上可能是一个字,也可能是几个字或十几个字,不利于教学,也没有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

  顾之川说:“小学国语教材,仅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目录就有100多种,实际应该更多。目前广受称道的《开明语文课本》等只是其中较有特色的几种。”

  但是,老语文教材依然有值得今天借鉴的地方。

  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刘成章看来,现行语文教材对词汇的训练欠缺。“民国也好,更早期也好,语文学习都是先从《三字经》《百家姓》的生字学起,进而学习《声律启蒙》进行词汇训练,学生经过形容词、名词、动词的类比训练,再进入《文选》学习经典著作。现行教材看起来直接是文章选读,从生字学起,忽略了词汇的训练和掌握,导致了学生词汇量不够,作文能力不强。”

  同时,刘成章认为,老语文教材大多是“整本化”,现行的语文课本则存在“碎片化”的问题,“文章尽管按照写人、状物、经典等类型编排,却总是作者‘思想的碎片’或‘灵光一现’。这样怎么能理解作者思想的‘来龙去脉’?”

  李人凡认为,现行语文课本“功能性有余但情感投入不足”,应该借鉴老语文课本的“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亲有情”。

  易进说:“现行语文教材可以从这几方面向老教材学习。其一是教材编写队伍的构成,需要结合教育专家和作家。其二是编写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兴趣、生活需求来选择和创作学习材料,同时按照小学生的学习规律来编排教材的内容结构和顺序。其三是教科书的插图要精心设计和创作,既要与文字配合,还要兼具艺术性和趣味性。”

  如何让语文焕发青春

  理想中的教材什么样?在李人凡眼中,理想的教材应该“回归语文特色”“让语文焕发青春”。“一些评价体系过于陈旧,尽管目前语文教材选文比较新,但是耽于陈旧的评价体系,就像是新衣服订上旧扣子,依旧不合体。”李人凡说。

  易进也认为,对于教材的使用,应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过去的国语国文教科书有多个不同版本,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自主选用,而且大部分教师不会按部就班地按照教科书来教。这与今天教科书的作用很不一样。现在不少学校和教师完全依赖教科书进行教学,一方面难以照顾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特点;另一方面,一些教师未能深入思考语文课究竟要让学生学什么,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教科书,难以发挥其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作用。”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