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拉直中国高中教育改革的问号(4)

2013-01-25 11:05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招考指挥棒如何撬动高中教育改革

  2012年岁末的加拿大基础教育考察,深深撞击着北京理工大学附中校长陆云泉的心房。陆云泉感到震撼的是,在加拿大一所1200人的高中学校里,校长整天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和学生在一起,他可以悉数叫出学校每一个孩子的名字。而在中国,“我们校长不可能做到,他们更多是忙于教育之外的事情,中国的高中学校现在培养的是考生,而非学生。”

  “高中教育改革改到深处,其实就是政府的行为和责任。如果现行的高中评价制度和高校招生制度不改,高中教育就难以走出应试怪圈!”作为我国南方某省最好的一所高中学校,每年全省文理科成绩前100名的学生基本都集中在该校,但由于2012年高考全省状元并没有出在该校,因此当地多位领导便责难该校校长,并要求今后三年该校要出状元。在这种现实之下,校长感觉压力巨大,甚至原计划要进行的教育改革也不敢贸然尝试。

  校长们退缩的背后,反映了招生制度的改革跟不上高中教育改革需要的现实,它暴露出只限于基础教育领域、未触及到学生出口和入口问题的单项改革,难以真正拨正高中教育改革在应试和素质教育之间来回摇摆的天平准星。

  今年,贵州省实验中学在没有专业教练员教师的情况下,好不容易将几个射击项目的学生培养成国家一级运动员。然而,就在不久前国内某著名大学组织的自主招生射击项目冬令营活动中,贵州省实验中学一名学生在全国30多个参赛学生中,虽然获得第一名,但因与该大学事先确定的选拔标准差了3环,最终这个学生被淘汰出局。第二天,学校又把这个学生带到上海某大学测试,也是因两环之差,与自主招生失之交臂。最后,学校准备把这个学生再送到湖南某大学继续测试,但经过几轮失败后,学生哭着表示没有了兴趣,最终彻底放弃自主招生,决定静下心来参加高考,争取考一个大专。

  “每次想到这个孩子自主招生的曲折经历,我就感觉他打在靶子上的子弹,就像是打在我这个老校长的心脏里面。”年过半百的贵州省实验中学校长刘隆华动情地说。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