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引路不断创新德育形式
德育该如何开展?各级教育部门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教育部表彰了一大批大学生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感受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进校园”、“郭明义精神进校园”等活动,用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感召青少年学生;组建全国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各地高校巡讲,让大学生先进事迹为更多人所知晓。
在当今时代,青少年心目中的榜样和英雄不再遥远,他们可亲可感,就在身边。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娓娓道来,生动讲述太空之美、地球之美……今年开学,以“美在你身边”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让亿万中小学生激动、振奋。自2008年至今,教育部每年策划“开学第一课”,组织全国亿万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各类专题教育。
将德育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办法很直接,也很有效。黑龙江省充分挖掘地方人文、社会与历史的德育资源,把独具特色的抗联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资源加以开发。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再大而空,而是深入浅出,直达中小学生纯洁的心灵。
在不断的形式创新中,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德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的“周恩来优秀班级”,福建省厦门市第九中学的“校园心理漫画”,山东省临朐县朐阳小学的“班级循环日记”……这些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活动,奠定着我国青少年德育的坚实基础。
社会实践为青少年德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祖国各地,涌现出众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培养,社会给予了无私的关怀。此外,调查显示,每年有20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自2003年起,已累计有10万余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