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标准化学校
不搞“豪华”工程,建一所达标一所
在通榆县城40公里外的乌兰花镇,通榆县第六中学简朴却崭新的校舍,矗立于一片低矮的瓦房和土墙中,显得有些“突兀”。学校老师说,镇上最好的楼房就是他们学校。
近年来,通榆县集中建设和改造校舍总面积达19.2万平方米,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楼房比例达90%。今年,通榆县将初步完成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学校的基本建设是推动均衡教育的基础。我们首先要以物质资源均衡配置促整体均衡。”通榆县教育局局长张兴邦说。
然而,通榆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06年的财政全口径收入不足5000万元。即便如此,通榆县从2006年开始,在保证及时拨付各项教育专项资金的同时,采取减、免、返等各项政策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建设工程实行行政事业性零收费、将校舍建设的施工企业税收全部投入学校建设中。
张兴邦介绍说,通榆县争取的教育项目资金种类较多,但额度都不大,一般是几十万元。为此他们通过实施项目组合,将各种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努力发挥项目资金最大效益,不搞“豪华”的形象工程,坚持“建设一所、达标一所”的原则,每年建设2到4所标准化学校。
在标准化学校建设过程中,通榆县逐步撤并村小和下伸点,把每个乡镇中心校全部建成寄宿制学校,同时保留大乡镇独立初中,对规模较小、距县城或大乡镇较远的乡镇中小学进行合并,建九年制学校。
2006年至今,通榆县已累计投入学校建设资金2.2亿元。在这些标准化学校里,实验室、图书室及微机室一应俱全,并配齐音乐、体育、美术、卫生方面的器材,所有学校硬件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标准。
“学校的条件改善了,学生住校不收费,一个学期的伙食费才1200元。困难的学生还能享受相应的补助。现在乡村的孩子上学真是不一样了。”当了一辈子老师的通榆县第六中学校长刘建华感叹道。
现在,镇里的中学大楼有了,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也来了,条件和师资不比城里差。孩子能在身边安心读书不说,还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
——通榆县第十中学学生家长 周淑丽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