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治台灣教育的癌症
作者:洪蘭2012/07/25
相關關鍵字:
反對麥當勞病童之家的人,為何會說「癌症會傳染」?
缺乏知識根據的以訛傳訛,凸顯台灣教育的隱憂。
最近跟一個基金會去南部進行暑期師資培育。演講的場地很好,校舍巍峨,圖書館藏書豐富,卻聽說招生不足要退場,真是可惜。
這學校沒有收場地費,因為校方認為師資培育是件好事,教育資源應該共享,老師觀念正確,孩子的教育才會成功。我聽了很感動。
中午吃便當時,有人說如果開放陸生來台,這學校可能就不必關閉,立刻有人反對說,「台灣人的資源豈可給大陸人使用?」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有位教授,寫了一篇討論高等教育目的的文章。她說,美國會富強,就是因為用了全世界第一流的頭腦在替美國做事。
她父親是一九五六年從印度來芝加哥大學讀書。來時,除了學習的熱忱,什麼都沒有。她父親學成後,在伊利諾理工學院教書,培育了很多美國人才。文中舉了很多例子,許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發明,其實是全世界菁英貢獻的結果。
楚材晉用是最快、最有效、最聰明的強國方式,為什麼我們要怕陸生來統戰我們?為什麼不是我們去統戰他們?為什麼我們對自己這麼沒信心?
鎖國心態是可怕的,自絕於人的後果,是看到別人絕塵而去,而自己瞠乎其後;它也是無用的,因為鎖得住人的形體,鎖不住人的心智。
幾乎全世界所有的大公司都有智庫。知識和點子只有撞擊才會出現火花,死水只會乾枯,活水才能長流。
我在聽時很感慨。台灣竟有作育英才的教授們,他們的教育觀念有如此偏差。
他們反對十二年國教的理由是,學生不考就不念。免試升學會把學生的程度拉低,以後國家無可用之人。但是,如果我們的學生對學習的態度,是不考就不念,那才是我們要擔心的地方。
哈佛大學總圖書館側門頂端刻了一句話:「Enter to grow in wisdom.」(入學是為了增長知識。)大學是一個讓學生進來,在智慧中成長的地方。而人更應該終身學習:「Non scholae, sed vitae discimus.」(我們不是為學校學習,而是為人生學習。)
如果學習是為考試,當然不考就不念。但是這種學生離開學校後,會有什麼用?不再讀書,只憑經驗去做推論,他會像那些反對麥當勞病童之家的人說,「癌症會傳染,因為我在醫院做過十幾年的志工,我知道。」沒有知識根據的以訛傳訛是危險的。
大學是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光,因為智慧已開、身軀已壯,但是還沒有世俗的牽絆,是一個充實自己、追求理想最好的時候。一個大學生不應為了找工作、為了榮耀父母而去擠明星學校的窄門。最近報上有父母說,「考上國考是績優股,考不上是雞屁股,」這是勢利眼的話。
寄語年輕人不必怕,人有兩隻手,只養一張嘴,只要肯做,餓不死的。我們不該鼓勵年輕人「願為五陵輕薄兒,生在貞觀開元時。鬥雞走犬過一生,天地安危兩不知。」只求溫飽,沒有創業鬥志的學生,才是我們教育最大的隱憂。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