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生物学科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

2012-08-05 20:2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学科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其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是在一定研究领域形成的专门知识,三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学科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承载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平台,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和根本,学科实力体现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是指围绕提高学科水平,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为把微生物学学科建设好,按要求特制订建设规划。

一、学科建设的理论指导和重要意义

微生物学于2011年6月经学院批准列为第三批院级重点学科。该学科是生物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研究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对人类、其他生物和环境影响的一门学科体系,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医学、化学、农学、环境、食品科学等众多学科。因而微生物学的学科建设规划不仅仅囿于二级学科,而是用开阔视野,更高的目标,谋划生物学一级学科的发展,为申硕点努力创造条件。

微生物学科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要研究微生物与农业、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与药物、食品等有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揭示其规律。通过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申报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为提高办学层次培养和储备人才。

二、学科建设目标

(一)总体建设目标

微生物学科建设按照“跨越学科,集成优势,组合团队”的基本思路,打破现有条块分割,实验室资源、科技资源和科技优势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现状,优化整合教学科研资源,以加强教学科研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学术团队建设和构建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核心,以整合学科发展力量、形成学科交叉集成优势为手段,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协调发展。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中心,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本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计划,拓宽知识领域;抓好教师队伍、教材等基础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深化、拓展研究领域,把本学科建设成为在同类学科中州内一流,省内先进和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重点学科,为提高办学层次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内容建设目标

1、学科队伍建设

(1)项目负责人:劝功成(教授)

(2)现状:微生物学学科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0名,讲师6名,其中博士1人,硕士8人;高级职称人员占全体教师的68.42%,硕士以上占47.37%,中级职称占31.58%;年龄结构合理,其中46至55岁5人,36至45岁7人,35岁以下7人,已形成比较合理的学术队伍。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微生物学院级重点学科组成人员基本情况

姓  名

出生年月

学  位

专业技术职务

杨  柱

1964、2

博  士

教  授

吴卫东

1958、1

学  士

 副教授

李永波

1976、9

硕  士

副教授

陈世军

1975、1

硕  士

副教授

马  媛

1977、1

学  士

讲  师

李玉红

1981、4

硕  士

讲  师

李  静

1968、9

学  士

副教授

赵  洪

1968、4

学  士

副教授

郭治友

1973、9

学  士

教  授

熊洪林

1967、1

硕  士

副教授

高礼安

1979、9

学  士

讲  师

黄希莲

1981、7

硕  士

讲  师

宋丽莎

1959、11

学  士

 副教授

邓功成

1955、9

硕  士

教  授

刘  洋

1979、2

硕  士

副教授

韦美玉

1965、2

学  士

副教授

龙应霞

1970、11

学  士

副教授

刘丽萍

1969、9

学  士

讲  师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