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生物学科 >

株洲建学科基地促高中提升质量

2012-08-12 17:16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本报讯(记者 李伦娥 通讯员 喻超 熊平凡)风淋间、无菌间、显微网络室、标本模型室、水培温室……近日,记者在湖南株洲南方中学看到了一个“可以做DNA检测”的生物学科基地。校长夏立威说,这得益于株洲市在普通高中建学科基地的改革新举措。

  株洲是个新兴工业城市。以往,城区学校有57%属于企业办学。2008年前后,这些企业学校陆续收归市管,但学校的硬件和师资都比较薄弱。株洲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计划》,内容之一就是高中提质。

  高中提质如何实现?教育部门决定开展“学科基地建设”,并将基地建设成为“学科教学研讨基地,学科教学资源研究与集散基地,学科教育培训基地”,对全市相应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到引领、辐射、示范作用。市财政为此将投入4500万元。

  2011年5月,经过1001名学生、教师和教研员投票,株洲确立了13个学科基地。南方中学一下子成为生物、地理、外语、语文、政治5门学科的基地,这让夏立威感到“压力山大”。但是正因为加强基地建设,学校硬件建设上了个大台阶。仅生物、地理等3个学科基地,就投入500多万元(不包括土地和房屋建设)。同时,一批教师在建设基地的过程中茁壮成长。在学校支持下,他们到北京、上海甚至美国学习,订建设方案、组织研训,个个身兼数职。

  记者走进设有音乐学科基地的株洲四中时,来自全市10所高中的24名音乐老师正在分组研训。市教科院院长吴刘光明说,老师们把“一个课例,两次实践,三次研讨”的过程称为“磨课”。13个基地,每年每个基地至少组织两次大的“磨课”。“每次‘磨’二十几个老师,一年就500多人,不出3年,全市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将上一个台阶。”市教育局局长钟燕说,今后的理想状态是,全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跨校到“基地”拜名师、做实验、修学分,真正实现“为个性化人才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和条件”。

(来源:中国教育报)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