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化学学科 >

为学科“化学反应”催化加速(2)

2012-08-04 10:34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2002年学院成立以来,化学学科与省内外数十家企业密切合作,科研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一批优秀科研成果转化工业生产,获得省级科学技术二等奖8项、三等奖11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青藏铁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在湖南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转化工业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全线和其它铁路线上,对提高我国高分子轨道部件性能和轨道交通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福建省“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稀土‘壳一核’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研制及产业化”所研发的产品,已在福建万旗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福建百事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福州市杰邦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振云塑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建设了3万吨生产线;“工业废水电化学处理新技术”、“氧化稀土掺杂复合抗菌EVA发泡环境友好材料”、“高光效可驱虫环境友好塑料薄膜的研究”、“高性能高透气单向拉伸薄膜专用树脂研究”、“抗菌保鲜聚乙烯包装薄膜研究”、“复印墨粉专用色素炭黑的研制”和“综合利用瓷土尾矿及黄金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科技成果,分别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西北油气田、泉州三盛橡塑鞋材有限公司、晋江市塘市塑料厂、南安长利塑胶有限公司、晋江塘塑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南平荣欣化工有限公司、福建万旗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转化工业生产和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方面的研发体系,获得福建省海西建设重大专项资助,并与深圳松鼎实业公司、LG麦克隆公司等建立了协作关系,研究成果即将进入产业化应用。

“学校的科学指导与有力支持是化学学科得以发展的强大后盾,”林教授表示,“在学校建设高水平理科的思路引领下,我们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既跟踪国际前沿又努力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他总结了学科建设的几点成功经验:第一、把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学科建设的方向;第二、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第三、把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第四、把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学术带头人和建设学科梯队作为学科建设的关键。

对于学科目前在国内所处的地位,林教授欣慰地告诉我们,依托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化学实验室示范中心等学科建设平台,整合了现有人才队伍,形成学科集中优势,已使学科的教学水平保持省内领先、国内先进;部分研究方向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知名度,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并实现产业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实验室规模和条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和条件。

 

机遇和挑战并存  学与研百花齐放

 

谈及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林金火教授清醒地指出目前学科中各方向发展不够平衡的现状。尽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方向具有明显的优势与特色,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方向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势头,但要获得更大的发展,仍需合理平衡学科发展方向。

林教授希望学科未来把重点转向下属各二级学科的共同进步,二级学科的协调发展会对一级学科综合实力的提升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按照科研与教学、人才培养兼顾的发展思路,他希望尽快建成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多渠道创建研究基地;巩固并突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特色和优势,使之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带动其它二级学科共同发展,增强学科竞争实力;强化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重点建设一些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和顺应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的交叉学科与边缘新兴学科,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形成产业化规模,使我校化学学科成为我省在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宣传部  李玉莲)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