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园奖补力度仍有待加强?
当前国家及地方难以完全以公办园满足社会入园需求的形势下,对以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园应持积极鼓励的政策。
在对民办园的监管方面,2004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对民办园的考核评价体系。2008年,又对评价体系进行了修订。今年北京市又委托北京教育评估院对民办园进行考核评估。
黄永军认为,无论是以何种方式举办的幼儿园,都应纳入政府监管的范畴。一方面要对缺乏办园经验或办园不够规范的幼儿园给予必要的监督指导;另一方面要对成熟、规范的幼儿园给予充分的办园自主权。“包括对那些民间有入园需求、同时又达不到办园标准的所谓‘非法园’,也要纳入政府监管范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地区已经对此进行了探索。比如,湖南省炎陵县教育部门将辖区内所有民办园都纳入了监管范畴。为了促进民办园发展,采取了公办、民办幼儿园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模式,公办园在师资、教学等方面给民办园以帮助。在炎陵,民办园教师可以和公办园教师一样参加“国培计划”,培训经费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承担。
黄永军认为,在当前国家及地方公办园难以完全满足社会入园需求的形势下,对以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园应持积极鼓励的政策,“即使将来公办园的服务面越来越大,也应给优秀的民办园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国家对为发展民办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全国不少地方也都出台了对民办幼儿园的奖补措施,例如北京市目前对认定为普惠园的幼儿园给予每个孩子每年1000元的补贴。但在北京,民办园孩子每年的保教费动辄几万元,这样的补贴力度仍嫌不足。
近年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呼声不断。朱家雄认为,这是大家都希望实现的目标,但鉴于当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和教育投入所限,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实现。
上海、山东、四川等多地都已出台政策,表示要加大普惠园的建设力度。但在有的业内人士看来,如果政府不给予充足的补贴,很难实现建设普惠园的既定目标。很多地方政府表示要对民办园“进行政策性倾斜”,但却没有明确的奖补标准。有民办园负责人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进行精确核算,制定可行的投入比例,再细分相应的奖补标准,“比如普惠园收费多少才算普惠?政府补贴多少才能实现普惠?”
谈到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远景,朱家雄认为,“政府应当集中精力做好托底工作,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入园问题,而让市场来满足富裕家庭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见习记者 杨国营 本报记者 宋伟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