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是毕业于北师大幼教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北京一家知名民办园任教,但她只干了三年,“原因很简单,收入太低了”。如今,她从事保险推销,“现在我每年收入几十万元,而在幼儿园当老师,想达到这样的水平是不可能的。”
在北京,刚毕业的民办幼儿教师月薪基本在2500—3000元,较为资深的教师能达到3500—6000元。待遇低下直接导致民办园幼儿教师流动频繁,“但凡有别的出路,教师干几年就会转行。”小胡说。
这在全国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据湖北某县教育局一位负责人介绍,当地刚入行的幼儿教师月薪800多元,拥有三到五年工作经验的教师月薪在1200元左右,月薪2000多元的在当地已经算是“高薪”。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还是农村偏远地区,民办幼儿教师的收入整体偏低,“在当地基本都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提高幼儿教师待遇的呼声由来已久,但幼儿园也有自己的压力。民办幼儿园有两大主要成本:教职工工资和房租,其中教职工工资经常能占到成本的一半以上。北京市一所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告诉记者,自己幼儿园的教师平均月薪不到4000元,但人力成本已经超过全部成本的50%。“此外,我们还要为教师缴纳五险一金,要为外地教师提供吃住,经营压力很大。”
要提高公办园教师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意味着政府要增加一笔不小的财政开支。而民办园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幅度提高保教费,但这会招致家长抵制甚至生源流失。而随着物价逐年上涨,办园成本增加,如果需要压缩开支,民办园经营者首先想到的就是降低教师待遇。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实际上,民办园教师的待遇与公办园相比仍然差距明显。在岗时拿着同样工资的民办、公办幼儿园教师,退休以后的收入相差很大。“偏低的收入,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社会地位又不高,这一切导致幼儿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一位业内人士说。
幼儿园短缺的不仅是教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按照编制标准设园长、副园长、教师、保育员、医务人员、事务人员、炊事员和其他工作人员。2012年5月,当时的卫生部发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中规定,托儿所幼儿园要根据预招收儿童的数量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保健人员。按照收托150名儿童至少设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可配备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按照北京市幼儿园办园条件基本标准的规定,寄宿制幼儿园师生比是1∶3.5—1∶4,全日制幼儿园为1∶5.5—1∶6。幼儿园医务人员的配备,日托儿童100名以下,全托儿童50名以下设专职或兼职保健人员1名;日托儿童100—150名,全托儿童50—100名设专职儿童保健医1—2名;每增加100名儿童增设儿童保健医1名。
但这些规定在有的民办园没能得到落实。“由医生、护士转岗算好的,还有的是从事过药剂师等与医药沾边的工作,或者经过简单的医疗培训就上岗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外,办园者为了降低成本,也会控制人力使用。王惠告诉记者,她儿子所在的幼儿园每个班只有一名教师、一名保育员,幼儿园没有保健室和保健医,孩子平时的卫生保健工作都是由教师负责。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刘馨表示,国家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有明确规定,对保健医的任职资格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幼儿园在申请成立时就要达到相关标准。但是在有的民办园尤其是“黑园”,由于根本没有合法办园资质并缺乏监管,保健医的配备情况非常不乐观,由此也埋下了安全卫生问题的隐患。
“幼儿园的首要工作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启发智力、培养习惯等。”刘馨表示,无论是何种幼儿园,这都是必须承担的责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