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学校体育意外伤害猛于虎 运动条件保障应被立法(6)

2012-12-21 10:23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女排原国手杨希曾长期在美国生活,她看到的是,美国的学校体育以校队为核心,从小学、中学、大学最后到职业体育,形成了一条连贯的发展脉络。各级学校的校队队员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追捧,校队成为学生向往的集体。由于校队队员也是学校的学生,必须完成所有学生都需达到的基本学业要求,校队队员大都成了“文武双全”的精英,无论最终能否进入职业体育圈,都不影响他们的升学和择业。

  2005年在土耳其伊兹密尔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清华大学学生胡凯夺得男子100米跑金牌。胡凯的名字一夜间传遍中国,并不仅仅因为他是男子短跑的大运会冠军,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由教育系统而非体育系统培养出的世界冠军。胡凯在清华大学和全国高校造成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了任何一名出自体育系统的大运会冠军。因为对于广大学子来说,胡凯与自己是如此之近,而那些由专业队培养的“运动员大学生”仍难脱“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嫌。

  不过,8年之后的今天,胡凯式的大学生运动员在中国依然是“稀有物种”。

  中国职业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鸿沟对于二者是“双败”的结局,职业体育无法得到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学校体育则失去了“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二者如何融合仍然是一个待解的难题。(记者 慈鑫 樊未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