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失真,教育的理想渐行渐远
一场规模盛大的全国赛课,其扭曲与异化正常教学的程度,大家早已见怪不怪。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无一例外都不用粉笔书写,取而代之的是在黑板上贴字条。老师们呈现的PPT课件,其精美和高超的程度,堪比中央电教馆作品。而在所有失真的举动中,最令人忧心的,莫过于教师创造的泯灭。
推荐内容>>全国中小学“赛课”调查 课堂艺术变舞台艺术
赛课背后牵扯出多方力量。对于教师来说,职业声望的诱惑足以让全国赛课变成教师职业发展的“金字塔”,多少特级教师,都是这样过关斩将,被大大小小的赛课一路“孵化”出来的。对于学校来说,品牌就是生命线。教师职业荣誉是学校品牌荣誉的核心部分。为此,学校全力以赴,将全国赛课视为学校日程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大赛组委会来说,他们擎起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旗,寄望于通过新型课堂的引领,将学科教育改革推向深入。然而,偌大的赛场上,赞助商、广告商铺天盖地,高额资料费、会务费等,一场比赛也源源不断地创造着各种收入,纷纷流入不同人的腰包。当然,除了这三方主体,还有一部分关键的“专家力量”,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把赛课的标准不断向形式倾斜、向技术倾斜、向过度设计的教学创新倾斜,引导着一堂好课的去向。专家、教师、学校、组委会四方构成了一个愈演愈烈的怪圈,共同把课堂推向了竞争、虚伪、形式。
然而,这样的赛课究竟会把中国基础教育带向一个怎样的未来?
作为赛课的亲历者,我很担忧。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