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中国教育发展的国家意志(4)

2012-10-23 18:40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改革创新:

  教育发展稳步推进的必由之路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实现途径。10年间,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制定和出台的一项项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无不以改革创新为出发点和归宿。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与时俱进地抓住农村教育这一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强调加快教育改革发展;2010年6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全面改革创新;新近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未来5年教育改革发展做出部署和规划,关键词仍是“改革创新”。

  进入新世纪,中国教育和步入发展快车道的中国经济一起,走到了改革的关键节点。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攻坚,都给我国这样一个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育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容忽视的挑战。关键领域的改革创新能否适应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求?区域教育发展能否进一步均衡以满足不同地区民众的教育需求?

  不进则退!国家层面的教育改革策略将直接影响未来教育发展的走向。改革创新是发展思路,更是发展实践。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指引下,我国在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2006年至2010年,国家财政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在全国城乡建立免费义务教育制度,这是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形成了高等教育突出重点、带动整体的发展格局,这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公办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办学自主权全面依法落实,这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以政府投入为主,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这是教育投入体制的深刻变革……

  一项项改革力度空前,体现着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一个个创新举措前所未有,凝聚着全社会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智慧与力量。

  2010年7月,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出台,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幕在神州大地全面拉开,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明确的二十字方针明确了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这个鼓舞人心的行动纲领,注定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要走一条行动为先、锐意改革的道路,从纲要出台之初便初现端倪。

  2010年7月,国务院成立了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组长,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等20个部门相关领导参加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立即开展工作;2010年8月,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2010年10月,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被分解为190项,由60个部门承担。

  仅纲要颁布实施一年间,国务院和相关部门便出台100多个文件,初步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为了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本届政府启动实施的10项改革试点,经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按照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425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试点项目针对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为重点,实行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从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系统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也把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定决心,深深倾注其中。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