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生物学科 >

生物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学科优势形成

2012-07-31 13:0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2009年1月以来,按照《徐州师范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及《江苏省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项目任务书》中的各项指标及建设内容,生物学科在人才队伍建设、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本学科所负责的建设项目现状分析
    2009年1月以来,按照《徐州师范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及《江苏省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项目任务书》中的各项指标及建设内容,生物学科在人才队伍建设、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1)人才队伍及学术团队建设
    按照《徐州师范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本学科按现有的研究方向基本形成5个学术团队,其中1个团队2010年被评为省级创新团队,1个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创新团队正在申报中。5个学术团队如下:
    ①抗衰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
    团队带头人:郑元林教授。2009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②动物遗传资源与利用研究团队
    团队带头人:陈宏教授
   ③细胞与分子遗传研究方向
    团队带头人:李宗芸教授
    ④药用植物代谢产物成分化学及其生物合成调控方向
    团队带头人:郑维发教授
    ⑤资源微生物的研究与开发方向
    团队带头人:蒋继宏教授
    生物学科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引进政策,自2009年以来先后引进8名具有博士学位和发展潜力的教师,其中校级特聘教授2人。学院努力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使其能迅速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目前正在以孙东旭教授、王子元教授为负责人申报江苏省创新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以彭学为负责人申报江苏省环境资源微生物科技创新团队。2011年已与3名A类优秀博士签署协议,1位已于5月31日来校报到。另有2名优博正在联系中。
本着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促进青年教师队伍数量扩充和水平提高。本学科已有青年教师6人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和澳门大学等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位优秀青年教师已获国外进修资助。
    (2)教学与人才培养
    生命科学学院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制定本科生和研究生科研训练计划、加强第二课堂及课外教育、制定激励措施等,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科研课题、参加重点实验室和企事业单位的课题,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自2009年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校级立项课题23项;本科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9篇;大学生个人成就奖(个人单项奖)6项,大学生创造成果奖15项;获江苏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1篇、三等奖2篇;徐凤同学获2009年省级三好学生,薛志奇同学获2011年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参赛作品《徐州兴远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在“保利协·挑战杯”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团队“创佳源农业科技股份公司”获徐州市第二届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二等奖;06生31班获得2009年省先进班集体,08生41班获省级先进班集体培育班级称号;四届毕业生的四六级通过率均在全校名列前茅,其中05生物技术班名列全校第一;计算机考试通过率平均在70%,就业率在90%以上,学位授予率高于95%。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2009、2010届应届毕业生考研过线率连续突破40%,科文学院05生物技术考研录取率为17.5%,连续多年名列全校第一。
    2009年以来,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已达93人,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被SCI收录论文24篇。获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3项目,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
    (3)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积极组织科研人员申报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2009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在国际SCI学术杂志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42篇,获国家专利授权2项,申请专利5项。
    利用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遗传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平台,进一步加强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先后邀请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丁明孝、许崇仁、陈建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大兵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副校长金立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红艳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卫华教授等长江学者、杰青级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作学术报告,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张大兵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为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促进学科发展。
    (4)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以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央和地方共建遗传资源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和校级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依托,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构建了生物学科科研实验分子生物学公共平台。
    (5)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实施团队带头人责任制,制定了《生物学一级学科方向带头人招聘及管理办法》,在学校范围开展了生物学一级学科方向带头人申报答辩会,使学科带头人的聘用更加科学化。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徐州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学科建设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细则》,规定经费主要用于巩固和做强已有的优势学科和方向;培育和发展与国民经济有密切关系的应用研究方向;省级遗传学重点学科、校级生物学一级学科的建设,主要包括我院学术带头人引进与培养、学科团队建设、青年教师培养、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购置、学科基础研究、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及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授权点建设与申报等。为培育学科研究方向,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规定学科团队建设、青年教师培养、学科基础研究经费使用由学科方向带头人具体负责,由重点学科按照学科方向所取得的业绩给予经费支持和奖励。
为加强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制定了《生命科学学院关于研究生培养的规定》。本规定对研究生导师的遴选、研究生指导、导师、研究生双向选择工作程序、研究生培养、科学硕士研究生经费管理、教育硕士研究生经费管理等诸方面的问题做了明确的规定。
    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为合理使用实验室,合理使用仪器设备经费,实现实验室共享,制定了《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新实验室管理办法》,《生命科学学院仪器购置管理规定》。
    为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修订了《生命科学学院工作量考核暂行办法》。
二、本学科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和各项支持、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1. 生物学学科对数学、中国语言文学的支撑作用
    作为学科方向带头人参与了数学科学学院“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申报;在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申报中,凝练了生态数学和生态信息分析方向;为神经语言学的项目申报提供了科研成果的支撑。
    2.明确了生物学学科的研究方向、建设内容及措施,明确了学科方向带头人和相应的团队,对各个学科方向在以下政策上给以倾斜:(1) 优先考虑学科方向带头人所在团队的实验条件配置和研究人员配置,减免144学时的教学工作量;  (2) 优先考虑对学科方向带头人及团队成员的研究生分配;(3) 每年向学科方向团队从学科建设经费中划拨5万元作为学科方向建设经费,由方向带头人负责,在财务管理允许的范围内使用;(4) 对学科方向团队所获得的研究项目、科研奖项,发表的研究论文等进行奖励。
    3.积极落实学校153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学校在2012年将建设实验测试中心大楼,改善创新团队的科研实验室条件和仪器设备条件。进一步加大学术带头人和核心骨干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先创新团队的建设,对“长江学者”量级特聘教授奖励安家费50万元,服务满10年赠送145 平米住房,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科研费100万元;其他特聘教授奖励安家费10万元,住房130 平米,年收入不低于35万元,科研费30万元;对于优秀博士过渡住房90 平米,免收房租,服务满10年赠送100平米左右住房,安家费20 万元,科研费30万元,如符合相应条件可直接聘为校聘教授或副教授。
    4. 加强学科管理,鼓励青年教师报考名校名导师的博士研究生;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体系建设;深化研究生招生、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改革,提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鼓励优秀研究生脱颖而出。规定研究生每年至少进行1次学院层面上的研究生学术交流会,每个研究生每年听取学术报告次数不少于10次。完善奖励制度,鼓励研究生出系统性、创新性成果,对于在SCI期刊发表论文的学生给予1000元奖励。
    5.保持并做强生物学科的传统优势方向,巩固和发展学科交叉的优势,以遗传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强化并拓展特色研究方向。进一步培植和发展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应用研究方向。积极组织科研人员申报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
    6.加强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积极邀请国内外本学科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作学术报告,开展合作研究,组织大型学术报告会,为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促进学科发展。
    7. 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构建生物学科科研实验公共平台。除学校图书馆购置图书和订阅期刊的业务费外,生物学科将从学科建设费中支出不少于1万元,购置图书、订阅期刊和电子期刊,为全体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8.建设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意向
    由学科、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多渠道共同筹资解决,具体有:遗传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中央与地方共建遗传资源与生物技术实验室、仪器设备费,学校博士授权单位专项经费,学校人才引进的科研启动与配套经费,校图书文献资料和电子网络数据库建设,教师的横向和纵向科研经费。
三、本学科建设成效
    获得江苏省优势学科。
    人才队伍建设:获得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和“遗传学课程群”优秀教学团队,学术团队基本形成;增加教授3名,副教授7人;面向海外引进特聘教授2人,引进优秀博士6人;培养留美访问学者1人,学成归来博士人3人;在读博士6人。
    教学与人才培养:研究生发表论文84篇,其中SCI论文24篇,占28.6%,获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3项,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
    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 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科研经费共315万元;发表SCI论文42篇,其中一区论文2篇,二区论文10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申请专利6项。
    条件建设:初步建成生物学科科研实验共享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平台;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500万元。图书、文献数据库能够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提供便捷的信息。
四、调整情况说明(无调整需要的可不写)
    1.简述《立项建设规划》调整修改的主要内容与具体原因。
    2.简述《项目任务书》调整修改的主要内容与具体原因。
五、立项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与原因分析
    在立项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实验室紧缺问题突显,成为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的瓶颈
    随着研究团队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生物学科这个实验学科的实验室可用面积过少,引进人才缺少实验室、没有实验室的问题日显突出,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科建设。目前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的面积还远不如淮阴师院、盐城师院。
    2. 学校的实验室和设备等资源不能很好实现共享
    (略)
    3. 学科建设缺少专职秘书
    目前科研秘书由教师兼职,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重,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科建设中。特别是优势学科和博士点的建设任务繁重,主管院长常被一些琐事缠身,没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对外交流中。
    4. 国家级科研项目偏少
    原因:学院交流不够,工作没有做到家;教师独立申报项目偏多,缺少团队意识,团队前期成果偏少。
六、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加强措施
    以上1-3个问题应该由学校和学院协调解决,最后一个问题需要学院和教师共同努力。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