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填报技巧 >

高考填报志愿相关技巧

2012-08-04 13:26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受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困难等因素影响,填报高考志愿越来越受重视,每年的高招咨询会都会吸引数万名家长到会。然而,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人海中的家长和考生不可能得到最详细情况和最满意的结果,不少人选择装着厚厚的资料回家仔细研读。
    招生老师提醒家长,会后的功课一定要做足,不要让孩子带着迷茫走进高校。
    明确定位形成志愿大框架
    从展会上拿回厚厚的报考指南,从网络上下载大量资料,家长要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选择适合孩子的高校,就得仔细研究学校的概况。
    一、考生要弄清自己所上批次院校的招生详情。
    二、学校在哪些方面有专长,学校有多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教授副教授人数有多少,每年学术成果有多少。这些代表了学校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
    三、要了解该校每年的招生录取分是多少,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
    四、考生要知道意向学校的知名度与办学质量、福建考生认同度、连续四年在闽招生最高分和最低分、连续四年在闽招生平均分与批次线之差等情况。
    五、在同等情况下,看一看学校的位置,生活、交通方不方便,校园环境如何。虽然这些只是细节的情况,但考生毕竟要在那里生活4年,这对学习是有一定影响的。
    下面我们以成绩上本一批线的考生为例,帮考生分析如何报志愿。
    第一,要搞清楚今年清华、北大招生总数各有多少。
    第二,要知道“985”中的重点院校,“211”中的好学校在福建招多少人。这些学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南开大学等。
    第三,搞清楚福建考生的偏好。这几年来看,福建考生对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感兴趣,对西南、西北、中部院校关注度相对较低。
    第四,要弄清楚虽然也是“211”、“985”中的名校,但由于涉及农林、矿业等考生关注度相对较低的专业,录取分不高;他们在福建录取成绩处在中游,只高于本一线二三十分的学校,这样的名校招生总数是多少。
    第五,今年省内本一院校招生多少。由于不少考生不喜欢出省,这些院校报的人往往很多。加上福建师大今年升入本一批,考生更要加以关注。
    第六,要知道历年在福建很少招满的学校。
    简单来说就是按六个步骤选择填报志愿。
    第一步看自己的排位能进入何批次;第二步看自己排位在所在批次线上处在何段位;第三步看自己这个成绩能进入所在批次的哪些学校;第四步看这个范围内的学校近几年平均录取分是多少,找到与自己考分相匹配的学校;第五步看这几所学校里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第六步看这个学校地域位置是否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
    有关专家认为,第一志愿考生还是要向上冲一冲的,因为不用考虑院校不录取二志愿,不冲有点可惜,但是不要冲得太猛,一般高出平均录取分10~15分为宜。
    第二志愿可考虑选择自己分数正常情况能被录取的学校,或考虑地域因素,例如没有被浙大录取的考生也许报同类的西安交大还有希望,因为福建考生去西北意愿较小。
    第三志愿可以考虑稍微下降一些分数,但不要降太多,关注降分后能报的热点学校。最后一个志愿选择一个自己可以去的也愿意去的。不要把希望全押在征求志愿。
    招生章程里藏有大信息
    从招生章程中,考生和家长能了解很多信息。
    对招生章程不清楚的一定要打电话问招办,因为招生章程的解释权归招办。
    招生章程内容非常多,对考生有大用处,有这么几点要注意。
    第一,虽然省外高校常规调档比例为105%,但如果考生仔细阅读的话,还是会发现不同的情况。有的高校投档比例并没有达到105%,如华中科技大学投档比例是1:1;有的承诺只要招办投进去以后,考生符合要求,原则上不退档,多出计划的考生全部录取;还有的学校承诺如果考生优秀,愿意拿出专门预留名额招收高分考生。考生如果不注意看就会忽略这些信息。
    第二,关于照顾加分政策,招生章程表述大概有两种。第一种是学校承认投档的,就是全承认。第二种是投档承认,分专业时按考生实际高考成绩录取。这两种不一样,第一种是投档就全承认。第二种情况是部分承认,分专业时不考虑这个照顾条件,但在原始分同样条件下有加分政策的,比没有加分的优先录取。这就是说,加分的20分就不算了,进了这所学校,你在选专业时就没有分数优势了,只能是在同分条件下优先录取。
    第三,就是如何分专业。目前高校分专业大体是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分数优先,另外一种是志愿优先。分数优先就是不看志愿顺序,谁分数高录取谁,还有一种是专业级差,有的学校规定志愿级差是5分,有的规定差3分。有的是前两三个志愿设级差,后面的志愿不设级差,还有的是前面级差分数大,后面的级差分数小。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把这些搞明白。
    第四,关注利好信息。比如一些学校规定,考生达到了一定分数线,进校以后可以重选专业,这就是说考生自己分数比较好,又喜欢这所学校,可以重选一次专业。还有一些学校有实验班,是在进校后的新生中重新选拔;一些学校规定,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在大二转专业,对于发挥不好的考生,就可以先进校,再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好专业。另外,奖学金政策、第二学位政策等在招生章程中往往也有体现。
    第五,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特别的规定,因此要注意限制性规定。有的学校是对所有考生都有规定,如对外经贸大学要求所有考生都要参加英语口试,没有参加口试的即使报考了也不会被录取;有的学校则是某些专业有规定,有的对身体有特别规定,如北京交通大学要求色盲不能报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理科试验班类等专业;有的则是单科成绩有要求,如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要求英语单科成绩100分以上。对于限制性规定,考生要了解清楚。
    最后,就是根据自己记下的招生老师电话,在填写之前可再次与老师联系,确认报考事宜。
    高分考生慎重对待提前批志愿
    咨询会过后,考生、家长应静下心来好好分析相关情况,结合学校的录取政策将重点志愿确定下来。
    另外,高分考生要慎重对待提前批次的高校。如果仅是本着“不填白不填”的想法填报了提前批志愿,可实际上对填报的这类学校并不十分满意。一旦被录取,就无法被下一批次院校录取。当下一批次的院校恰恰是考生心仪的学校时,那时只能追悔莫及。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