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教育部着手清理歧视性政策 民办学校困境有望缓解(5)

2012-08-02 22:13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如今,温州要争取用“教育特区”的待遇办“教育试点”工作,冲破现有的政策障碍。从2011年起,该市用于民办教育专项奖补资金由之前的500万元增至3000万元,并决定按生均教育事业费的一定标准对民办学校进行补助。

  温州市教育局局长谢树华用3个“前所未有”形容这一工作的推进:领导重视的程度前所未有;部门的配合程度前所未有;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这项涉及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国资委、人事局、社保局等多个部门的改革得到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的大力支持,使得教育局避免了单兵作战的尴尬与无奈。

推荐内容>>教育部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荐内容>>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荐内容>>教育部提升民办教师待遇 评职称将等同公办教师

推荐内容>>中国将鼓励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博士后培养事业
推荐内容>>教育部召开鼓励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工作座谈会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民办教育的法人属性问题。实际上,法人属性错乱一直被认为是民办教育发展困境的源头性问题。由于民办学校被定性为“非企业单位”,它享受不到公办学校所有的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只能按照企业标准为教师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导致民办教师退休后养老金只有公办教师的一半,直接影响了民办教师的队伍质量和稳定。

  温州市教育局的一项调查显示,据不完全统计,该市民办学校教师的年流动率基本都在10%以上,部分学校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年流动率甚至高达40%。

  一次,温州市民政局局长对谢树华说:我们没有民办事业法人的证件,不好给学校登记。《民法通则》规定,法人机构包括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没有民办事业法人这个名称。谢树华提出:“那我们自己印。”这个建议得到分管教育的副市长的支持。

  温州通过分类管理的方式,使民办学校告别了之前“非驴非马”的身份:民办非企业法人,而代之以“民办事业法人”或“民办企业法人”。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