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编外校长”如何助力小学特色发展(2)

2014-07-01 16:54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不为“特长”,志在育人

  在义务教育阶段,说起艺术、体育,常常跟“特长”、“特长生”联系在一起。在以“特长”择校的路上,家长们大多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孩子们所获得的“特长”,往往来自以技能技巧传授为主的培训,却忽略了艺术、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而对参与结对的大学和中小学来说,最看重的恰恰是全面发展,而非“特长”。

  能够担任育才学校小学部编外“校长”,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黄勇用“尤为庆幸”四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10年前,在全国很多幼儿园、少年宫、活动中心,黄勇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孩子是动画天生的观众。那时候我就想,能不能把动画技术‘傻瓜化’、‘低龄化’,让孩子们用它表达自己的想法。当时我做了一个‘玩卡通’软件,在孩子们中间推动。从中我发现,孩子的想象力跟大人不一样,他们的想法充满着幻想、纯真,语境、语法也很独特,这促使我去学习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和艺术表达。”黄勇说。

  在黄勇看来,动画是孩子们表达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最直接的方式,甚至日记也可以用动画来呈现。有个5岁小男孩的故事,让黄勇记忆犹新:小男孩编了个故事,说有个火柴人,到处烧房子,把家烧了,把爸爸单位烧了,大家都很烦他。后来,出来个奶昔超人,解救大家,它用奶昔大炮,就是上面那个吸管,把火柴人头上的火灭了。火柴人沾上很多奶昔,变成了冰棍,大家就都喜欢它了。

  “这个故事有形象、有立意、有逻辑,起承转合也有,在辅导过程中,我帮他梳理,先表现火柴烧房子的画面,然后大家离开火柴人,之后的画面是出现奶昔超人,再之后是奶昔超人放炮……如此梳理几次,小男孩就懂得了讲故事的方法。”黄勇说,在动画教学中,不仅是教知识,孩子会不会制作动画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能否在这个过程中完善人格、提高审美、表达和沟通能力。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