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高职自主招生,这把“双刃剑”如何舞(2)

2014-02-26 10:30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高职院校如何应对

  对策一:优化招生工作,组建专业招生联盟。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过程极其复杂,涉及招生宣传、命题出卷、知识考试和能力测试等诸多环节。繁多的工作任务是单个高职院校难以独立、高效完成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联合起来,组建专业招生联盟,并以此为载体来优化整个招生工作。这样可以借助招生联盟宣传造势,提升学院的招生知名度;可以借助招生联盟形成集群化招生,降低学院的招生成本;可以借助联合招生整合招生资源,组织专家统一命题,选调优秀教师集中面试考核,聘请第三方进行网上录取和公示,确保招生工作的公正性和高效性。

  对策二:革新管理模式,实行学生分类管理。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按专业区别对待编班问题。比如,对于市场营销等宽口径专业应当混合编班,单招学生经过努力很快能在学业上赶超普招学生;而对于计算机技术等窄口径专业则应该单独编班,这样既可以照顾单招学生学习情绪,又可以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其次要实施差异化管理。在混合班级中,对单招学生的纪律管理要灵活处理、适度放宽,以说服教育和劝勉鼓励为主;在单招班级中,对学生的纪律考核要坚持过程评价为主,考勤评价为辅。再其次,要做到精细化管理。要能把班级管理目标细化为若干行为准则和考核细则,做到“每节课评价一次,每天考核一次,每周汇总一次,每月奖惩一次,每学期表彰一次”。

  对策三:加大教改力度,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学部门要制定单独的教学计划,并根据教学的需求适当调整课程和增减课时;单独实施创新性教学,深挖单招学生勤思善问的学习潜质;单独实施过程性学习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学业考核标准,侧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对策四:强化就业优势,倡导多渠道就业。高职院校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自主招生学生的职业潜质,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同时与企业合作,加大实践育人和实战育人的强度,尽量缩短甚至消除学生的岗位适应期。要注意加强对自主招生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强就业竞争的软实力。持续学习能力是高职学生优质化就业和事业逐步成功的核心动力,学历层次的提升意味着学生可以凭借技能优势和学历文凭进入更宽就业领域,甚至高端人才就业领域,因此高职院校要鼓励那些知识基础好、学习意愿强的自主招生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历水平,实现优质化就业。(作者朱中原工作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作者黄明明工作单位: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