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教育调查:保障教育经费须规范县级政府行为(4)

2013-07-16 05:06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教育领域的财政拨款通过哪些环节到达学校

  统计结果(见图四)显示,教育财政拨款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县级政府财政系统到达学校,一条是从县级政府教育部门到达学校。总体而言,目前的主要的渠道是从财政系统直接到学校,大多数(73.9%)县级政府教育经费拨付不经过同级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直接拨付学校,或通过中心学校到达学校,或通过学区到达学校,或者通过乡镇财政所拨付学校,或通过财政局指定的结算点到学校,或者通过乡镇政府到达学校。1/4多点(26.1%)的县级政府教育经费拨付经过教育局,或者由教育局直接拨付学校,或者由教育局经过中心学校到达学校。

  在这8个拨付环节链中,有3个是主要的:第一条是财政局—乡镇政府—学校,第二条是财政局—教育局—学校,第三条是财政局—中心学校—学校,分别有24个(占总数的26.1%)、21个(占总数21.8%)、20个(21.7%)县级政府通过这个链条完成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可见,通过这3个链条管理学校公用经费的县级政府占了调查对象总数的69%。

  在这些拨付链中,从学校提交申请到经费拨付时间最短的是财政局—学区—学校,两个县级政府采用这个管理链条,平均时长1.5天;其次是财政局—学校,也有两个县级政府采用,平均时长为5天。从学校提交申请到经费拨付时间最长的是财政局—教育局—中心学校—学校,有3个县级政府采用,平均时长为84天,这些县级政府也许由于延误了教育经费拨付,都采取一次性拨付的行为;第二长的是“财政局—教育局—学校”,有21个县级政府采用,平均时长58.9天,都是分两次拨款。这一长一短的对比,似乎揭示了教育公用经费管理链条中的一些问题。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