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高考作文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改革“风向标”?

2013-06-08 13:30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高考作文改革“在路上”

 

  6月7日,考生走出天津市耀华中学考场后与家长打招呼。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全国作文日”,有人这样形容每年6月7日。

  上午11点30分前后,各省高考作文题陆续“浮出水面”,媒体争相报道、组织点评,网友们转载、围观、吐槽、仿写……俨然参与一场集体狂欢。

  作为分值最高、灵活性最强的大题,高考作文似乎天然具有舆论效应,但更深层的看点,或许还在于它被视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正因此,不少学者呼吁,要基于现实理性地看待高考作文,而不是简单地做价值判断,因为高考作文改革还“在路上”。

  材料作文唱主角

  议论文命题的特点是把矛盾或明或暗地提供给考生,迫使他们进行具体分析,形成自己的论点,展开论述。

  “总体做到了两点:一是事先无法猜到,避免了有的考生事先有所准备;二是没有偏题、难题、‘坑爹’之题与考生作对。”作家叶永烈第一时间表达了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看法。

  确实,在材料作文唱主角的情况下,高考作文彻底告别了押题的可能。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今年高考作文题绕开“中国梦”这个热点,让很多押题人大感意外。教育评论人熊丙奇认为,“高考作文不要急于紧追时事,它不是时政体,而是一个反映学生的观点和他的既有表达的题目。

  “今年高考作文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指向议论文的题目明显占了优势。议论文命题的特点是把矛盾或明或暗地提供给考生,迫使他们进行具体分析,形成自己的论点,展开论述。”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说,以往的命题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即许多表面上看来是导向文论的题目,实际上是诗性的抒情命题,往往表现出变相的强制性主题,不利于考生发挥。

  从出题形式看,今年高考作文试题主要包括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标题作文三种类型,其中材料作文、半命题材料作文占绝大多数,这也是近年高考作文改革的一大趋势。

  对于命题作文式微,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认为:“命题作文与文学创作有所不同,考场中所写的作文应有一定的规范性,这是大规模选拔性考试维持可比性和客观评卷的公正性的必然要求。但命题作文考的是实实在在的作文能力,也就是表达、说理的能力,或者说语文的实用技能,而不仅仅是‘白发三千丈’式的文学想象。”

  材料作文之所以成为主流,主要在于它具有两大优势:

  一是多方面、多视角的材料能广泛联系现实生活。杭州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丁飞说:“这样能鼓励考生自由创新、个性立意,更好地显现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自由发展理念。”

  二是材料审题整体难度不高,能让考生有话说。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101中学副校长程翔认为,“材料类作文要求考生用自己所知道的材料印证其所生活的世界,能让那些关注生活、思想敏锐、视野开阔的考生脱颖而出。”

  复旦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认为,今年高考作文题突出考查学生的“去自我中心”的思维意识,或是审视自我、或是反思当下、或是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看到局限、学会思辨、把握平衡。如上海卷关于“更重要之事”的思考,可以谈个人当下的局限性,也可以谈登高才能望远,不要做井底之蛙;安徽卷可以思索自身应该不执于过去而着眼于未来,高中生应该对人性即将展开的可能性有所期许;四川卷的立意也可以从寻求人的多元性平衡角度破题;湖北卷“方”与“圆”的问题就可以谈及学生对处世智慧的思考。

  “高考试卷坚持‘考试也是学习’的思想,认为考试同样存在弘扬什么、批评什么的价值观导向,同样存在培养健康情感的问题。”程翔认为,今年作文试题以北京、海南、山东、江西等为代表,注重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贴近、关注当今时代潮流发展趋势的材料,注意蕴含在材料中的正确价值观导向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广东卷“富翁捐助”、浙江卷“三句话看青春”等作文试题,立意角度多元,没有联系的意识、发展的眼光、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很难写好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