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回归教育前沿问题:大学要教育家来办(2)

2013-02-20 10:23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之初,面对学校作为培养官员的养成所的现状,明确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强调教师是大学的主体,教师要“以学诣为主”。关于传授什么知识给学生和怎样研究学问,他指出:“循思想自由的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即学术民主、百家争鸣,允许不同学派自由发展,自由讲学,并积极吸收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大学应是囊括大典、网罗百家的学府。”关于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他坚持要实行“学生治学”和“教授治校”制度。

  上述大学校长都是杰出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依然是高等教育思想库中宝贵的财富。

  改革敢为人先,且取得实效

  艾略特出任哈佛大学校长后,就率先推行自由选课制;劳威尔出任哈佛校长,他在保留自由选课制优点的前提下实行“集中与分配”制;科南特担任哈佛校长后,主张在本科生加强“通识教育”;德里克·博克出任哈佛校长后,十分关注大学本科的基础教育,推行了影响至今的“核心课程计划”。这四位哈佛校长的前赴后继、推陈出新、大胆改革,使哈佛大学始终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刘道玉主掌的武汉大学,成为中国第一家实施“学分制”和“插班生制”的大学;朱九思任华中理工学院校长,把大力发展学科作为治校方略,广泛汇聚人才,特别是启用了几百位当时还没有平反的“右派”高级知识分子,至今传为佳话;杨叔子主掌华中理工学院,大力推行人文素质教育,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

  就当下而言,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诸多困惑:在学生层面,普遍存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差、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社会责任感严重缺乏;在教师层面,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急需提升;在管理层面,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我们需要有更多大学校长能勇敢地站出来,提出属于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在实践中大胆地改革,并取得实效。

  不屈不挠奋斗,且具人格魅力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