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北京“小升初电脑派位”实行15年 另一种不公平?(2)

2013-02-12 09:45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这一政策顺利实行是有前提的,即学区内的初中比较均衡,否则随机的选择由于对学生的利益影响严重而会被家长拒绝。”袁芳艳告诉记者,随着择校途径的增多,参与“电脑派位”的人群日益减少,呈现出日渐萎缩的趋势,已经从最初的80%以上降至不足50%,致使这一政策成为家长‘最迫不得已的选择’。”

  “总体来讲,‘电脑派位’的施行效果不是很理想。”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原副主任李壑表示,虽然形成了热点,有很多人关注,但每年也没什么新气象出现。以北京为例,这件事很难说有多么大,每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会为这件事感到困扰,因为郊区和农村的学生多是就近入学,所以只有城里学生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

  但这也不能说是小事。具体到每一个家庭的话,这又是一件百分之百的大事。

  “‘电脑派位’施行十几年之后,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比如学校想要好学生,家长希望孩子上好学校,所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占坑班和特长活动与‘小升初’挂钩。表面上看,‘电脑派位’是能让弱势群体如打工子弟受益的,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因为前提错了。”李壑说,“现在,‘电脑派位’的前提是,我们提供了免费的教育资源,所以人们就没有选择学校的权利,这是错误的。”

  “公民有选择的自由。‘电脑派位’的初衷是好的,但却植根于荒诞之中,因为最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李壑说。

  不能依靠“电脑派位”解决所有的问题

  现实中,“电脑派位”的式微又有着怎样的必然?

  袁芳艳解释,“电脑派位”本来应该是政府首选的方式,它应有的功能是通过这个就近入学,避免择校,但现在却没有实现。一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二是一些重点中学在招生上有特权,三是招生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政府需要增强服务意识,为家长服务,提供详实的信息,促进招生的公开透明。

  “它只是一个技术手段,这个技术手段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积极效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寄希望于“电脑派位”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义务教育法》把就近入学作为基本要求,这是对政府的要求,就近入学是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政府要实现人们的这个权利。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觉得学校不好,家长可以进行选择。

  储朝晖表示,义务教育就是为公众提供资源,如果你提供的学校之间差距不大,家长就不会纠结于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问题,这是正常健康的状况。城市居民、农民和外来务工者这三个群体对孩子上学的期望呈梯形递减,政府现在应当满足最低的需求,让打工子弟能够上学,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同时对过高的期望进行规范。政府解决择校问题的大方向是提供均衡的教育,不能存在哪个学校有某种特权的情况,不能依靠“电脑派位”解决所有的问题。(本报通讯员 冯 颖 本报记者 靳晓燕)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