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5年前,一纸以“电脑派位”取代“小升初”考试的新政,打破了延袭以久的北京“小升初”入学秩序,也从此改变了许多人甚至是许多家庭的生活轨迹。
曾经被规定为“小升初”最基本入学方式的升学制度,实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美好愿望的“电脑派位”,今天,已经被不少家长视为最不济的选择,更被一些人全然忽略。一次起始于公平的出发,为何在行进的路上演变为不公平的缘起?制度设计的背后,我们忽视了什么?这样的制度,可否有更理想的作为?
今年4月,北京“小升初”政策改革方案或将出台。今年的新政策将有怎样的改变,还不得而知。但一些疑问在人们心间升腾:“电脑派位”会有变化吗?学区划片能调整吗?“小升初”能不再那么折磨人吗?
“电脑派位”就像“抽大奖”
2010年,北京“小升初”就曾发布新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规定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都必须承担划片就近入学的任务,取消重点学校不接收‘电脑派位’生的‘特权’,并且强调‘名校招收的派位生必须平均分班,不能单独编班’。”
“但是,近几年北京各区并没有公布这一比例。据我们的调查和了解,2011年,西城区的7所名校仅招收了10%左右的派位生。”21世纪教育研究院袁芳艳表示,普通学校承担了大部分派位的生源,学校越好,派位生的比例越小。
派位到重点学校,对一些人来说,这就像是抽中了大奖,但陈彤一直相信,幸运不会从天而降。
“我还清楚地记得老师办公桌上的那一摞信封,其实,那就是我们的命运。没有选择,你就只能听天由命。幸好,我的名字不在那里。”
15年之后,陈彤依然记得这一幕。“突然,就实行‘电脑派位’了。命运不该是这样,就像抽大奖。”
1998年,北京市取消了“小升初”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实行“电脑派位”,通过学区划片、以电脑随机摇号的方法分配学位。这在当时,成为实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最基本的入学方式。
也是在那一年,大量“体制改革校”出现了。
当时上六年级的陈彤就读于一所普通小学,努力一下,她认为自己或许还能考上一个区重点中学。但如果派位,很有可能被派到一所普通中学,因为那时,好学校的名额太少了。
母亲比她还急。“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妈妈拉着跑来跑去到各个学校参加考试。”
终于,在电脑派位之前,陈彤考取了一所“体制改革校”。现在看来,那是一所非常不错的学校。
那些年,能被派到好学校的机会可真是微乎其微。“后来,听同学说,即使被派到好学校,师资也没有想象得好——学校有实验班,有派位班,好老师都在实验班。”陈彤说。
前提条件不充足导致变相的结果
“全班不到50人,最后参加派位的有20多名。那一年,班里还有2名同学和我一样都被派到了所在片区最好的学校。”同样经历“电脑派位”,邹鲁的结果与陈彤不同。
太神奇了,邹鲁不敢相信。在这之前,父母已经帮他联系到了一所不错的学校,但“电脑派位”的学校更好。
得到派位结果后,父母又去核查了一遍,方才确信。立马,就把先前联系的学校退了。
“怎么说呢,相对公平,又不公平。”邹鲁说,班里有与“三好生”失之交臂,但学习又不错的同学,因种种原因他们只能等待“电脑派位”,但结果却是派到一所并不怎么样的学校。对一些渴望接受优质教育的学生来说,真的不公平。
1 2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