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合理布局使每个幼儿都能就近入园(3)

2012-12-24 10:01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就近入园关键在政府的意识和行动。就近入园,不是神话,而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学前实践中涌现的基本事实。山东省沂水县在幼儿园规划布局方面形成了很好的经验。他们在保留学区小学(以几个行政村为依托)的基础上,建立了学区幼儿园,学区幼儿园与小学相邻而设,也属公办幼儿园,属于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分园,与乡镇中心幼儿园资源共享、师资互通,乡镇公共财政惠及每一个村民的子女。每个乡镇设立4-9个不等的学区幼儿园,这样,幼儿的入园半径就得到了有效控制,学区幼儿园的公办性质也使教育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镇也有相似的经验。他们没有追随村园撤并之风,而是以镇中心幼儿园为地理中心,以菱形状规划了四个设置在村里的幼儿园,但这不是由行政村举办的集体幼儿园,而是由镇政府举办的公办幼儿园,师资由镇统一调配,教师工资进行镇级统筹,镇财政对各个幼儿园进行支持。这样的规划布局,使广大群众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减少了入园的路途奔波。

  要解决就近入园的问题,应关注三个问题:

  首先,要站在人民群众满意的高度进行反思和检查幼儿园的规划布局,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些地方出现的村里往镇里赶、镇里往县里赶的入园“趋上化”现象,不是群众的趋上心理问题,而是优质资源规划不合理的问题,是家门口幼儿园质量低下的问题,是政府财政对幼儿园的投入缺乏或过于集中在个别幼儿园的结果。

  其次,必须加强科学规划。规划部门必须担负起幼儿园合理规划的重任,必须把缩小入园半径作为幼儿园规划的主要原则,坚决避免超大规模的幼儿园,努力避免幼儿园园车接送,确保幼儿就近入园。

  再其次,要提升幼儿园质量,努力使政府财政惠及社会每一个角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是要多办村办集体园,而是要多办在村里的公办园,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园对村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维护他们的地位和待遇,全面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作者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