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孔子学院,遭遇成长的烦恼(4)

2012-12-19 10:3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专职教席之缺

  师资靠短期派遣和志愿者,轮换制影响教学

  孔子学院一直采用轮换制的任教方式,师资力量主要靠短期的派遣教师和志愿者支撑。专职教席的匮乏,越来越成为孔子学院在海外发展的瓶颈。

  “过去,我们派老师的时候,给大学发个通知,请学校派某个外语语种的老师去。如果没有会这个语种的老师,就派会英语的去。”国家汉办负责人颇为无奈。

  这样“抓壮丁”的结果,既难以保障师资质量,也因频繁轮换而影响教学。

  “至少在英国,就严重缺乏有经验的教师力量。”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院长威伯利很是头疼。而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则因教师任期短、流动频繁等因素,与许多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失之交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歌德学院。“歌德学院之所以成功,就是重视建立职业化队伍。现有专职人员3000人,与之类似的机构——英国文化委员会有7000多人,法语联盟更是达到了2万名专职人员。”歌德学院中国总院前院长阿克曼说。

  如何解燃眉之急,各方都在想办法。随着刚刚发布的《国家汉语教师标准》,对外汉语专职教席首批计划300人,目前已选拔76人。“专职教席的席位与人员都将是固定的,将竭力保证核心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不但保证课时,更将保证课程的延续性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国家汉办师资处负责人说。

  而针对孔子学院在部分国外大学的“边缘化”问题,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希望能够有相对稳定的本土教师参与教学。据悉,各地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和师资本土化建设也已逐步展开,如美国爱荷华大学孔子学院已在推动汉语师范专业进入当地高校。“平均每所孔子学院可以设立一个外方核心教师岗位。”许琳说。(赵婀娜 张熠 刘岱)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