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大学自主招生的十年巨变 变动频繁考生苦不堪言(3)

2012-12-13 11:22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招生自主权PK考试自主权

  “别说高三学生不适应考试的变化,对于大学来说,等到了自主招生‘临门一脚’之际才宣布政策要变,招生的预期和措施同样也要调整。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具体地区的招生措施直到三大联盟的公告发布以后,仍然迟迟未公布的原因。”一位在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告诉记者,自主招生政策的多变,同样把大学逼得左右为难。“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选拔培养本身有一个周期。因而教育政策应该有3到5年、甚至10年的稳定期,这样既能让考生心中有数,也能具体考察育人政策落实的效果。”

  “只要看看现在高校自主招生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哪个环节,就可以理解政策多变的原因了。”一位名牌高校的教授告诉记者,如今大学实行自主招生,真正的“自主权”其实只体现在考试上,而非招生上,这就是每年高校在申报自主招生方式时频频出招的原因。也正因此,教育部对于自主招生考试规定的要求一变,就会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本质上,高校的自主权在于每年设置自主招生的考试方式,因此只能通过考试方式的改变,来争取更好的生源,而并非通过招生方式的改变选拔适合自己的学生。

  在他看来,高校争夺优秀生源天经地义,即便是国外名牌大学对于优秀生源的争抢也一直非常激烈。但国内大学“落俗”的地方在于,对好生源的理解,仍然是“高分”。因此在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中,笔试的分数仍然是学生是否能够进入预录取程序的重要标准。

  分分计较,高校如此,考生也如此。

  从2003年国内22所高校率先获得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点算起,今年已经是大学实行自主招生的第11个年头,涉及学校的范围超过80所。

  每年此时,都是高校密集发布来年自主招生政策的时候;而最近几年,无论是高校单独招生,还是组团联考,政策一直在频繁变动。

  所以在这位学者看来,要批评自主招生,考生和高校都有问题。报考学校的时候,考生要让每一分都“分尽其用”的现象十分明显,考到多少分就要用足分数到什么专业;而高校对分数的看重有时也超乎人们的想象。“有时候,即便考生在参加自主招生的时候没有获得预录取资格,但考生的自主招生笔试成绩常常会被高校看作是高考时锁定高分生源的重要依据。”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