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大学自主招生的十年巨变 变动频繁考生苦不堪言(2)

2012-12-13 11:22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2010年11月25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八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宣布将合作自主招生,并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同盟”(或称“卓约”)的诞生。之后随着重庆大学的加入,“同盟”扩至9校。

  到2010年,全国已有80所一本院校取得自主招生特权。一批重点高校更获权突破5%的名额限制,比例可达10%。

  高校自主招生三大“联盟”形成后,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争议,甚至被称为“小高考”。

  2011年12月,复旦大学公布《2012年“望道计划”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招生简章》,最大的变化就是该校不再参加“北约”自主招生联考,同年退出“北约”的还有南开。谈及原因时,复旦披露了一条重要消息:与往年相比,近年联考平均录取率为10%左右,而复旦上一年自主试点联考板块的实际录取率低于2%。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享受到招生优惠政策,只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变动频繁,高校和考生苦不堪言

  直到昨天,上海交通大学等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详细方案还没公布。记者获悉,那是因为交大还在对2013年江浙沪的自主招生方案做最后的调整。今天将会公布。

  根据“华约”前天发布的自主招生公告,今年的考试科目,“数学和逻辑”为文理科生的必考,而“物理探究”和“阅读与表达”则作为考生的选考科目。

  这一消息的披露,固然让沪上很多考生感到措手不及,尤其是不加试物理的理科生,意见非常大。但记者在采访一些高校后发现,即便手握招生大权,大学同样因为政策频繁变动而苦不堪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