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之殇
沿用落后出版流程和管理模式,数字化出版明显滞后
纸质期刊最终要被数字期刊所取代,这样的预言正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大潮中,一步步变为现实。当中国科技期刊还在低谷中徘徊时,国际科技期刊正在朝集团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以德国的施普林格科技出版集团为例,其全文电子期刊已超过2500种,该集团全球常务副总裁在此次论坛上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图书馆购买模式正由纸质转向电子版,预计未来5年,图书馆在纸质期刊上的花费会锐减51%,以至于纸质与数字期刊的预算比例会达到12%∶88%。应该说,投入巨资建设先进的数字平台,使期刊资源产生积聚效应,已成为国外知名科技期刊和出版集团的共同选择。
相形之下,国内科技期刊的数字化步伐显然落于人后。很多出版单位“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大量资金投入编辑业务,对于技术的投入非常少,难以开展数字化出版的相关业务。“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出版已经‘立体化’,大都建立了包括网络、读者、数字终端的平台,而国内的学术期刊仍然在沿用老的出版流程和管理模式,数字化明显滞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社副社长黎国华认为。
而数字出版的管理规范化问题,也在困扰着科技期刊界。“由于数字期刊只是一种网络信息产品,而国内对此还没有专门的管理体系和方法,监管部门过多,但又没有直接的专门监管机构。”黎国华说,“数字化的出版物尚没有统一的出版格式、标准和规范,不利于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更有专家抱怨,“我国适用于数字化出版的法律法规非常少,著作权人及出版社的利益难以保障。”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