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辉煌成就: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民心工程”(2)

2012-10-24 12:32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2005年,国家出了一个“两免一补”的文件,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进行改革,还要把它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将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材费和学杂费。这是一个好消息啊,这就意味着,农民的担子减轻了不少。

  “啥钱都不收了,娃娃直接去上学就行”的消息,把大通的老百姓,尤其是偏远山区家里条件差一些的农民高兴坏了,也乐坏了那些为缺钱而辍学的娃娃们。“全免费”的政策,保证了县里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够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以前那种因为家里没钱交学费,孩子上学“来一年,辍一年,半半拉拉混一年”的现象彻底杜绝了。

  自从国家把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后,我们县的教育公用经费保障一年比一年水涨船高,达到了国家制定的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今年,我们县的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农村初中已达到882元、小学达到653元,县镇初中达到860元、小学达到640元。

  5年来,大通县共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等各类建设项目130多项,新建校舍31万平方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现在,农村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了,在这样的好环境里上学,娃娃们学习的心劲儿一个比一个强,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效益的提高也自不待言。

  每次回老家,常听乡亲们感慨:“现在政策这么好,再也不必为娃娃的上学熬煎了。”这是他们发自心底的真切感受。(记者 王英桂 采访整理)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