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致力于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其中一项为初中综合课程改革。深圳市教育局7月初宣布,从今年9月1日开始,全市调整初中课程结构,将原先的科学、历史与社会两门综合课程改为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分科课程,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继续以校本课程形式进行综合课程教学实践。
深圳市教育局此举立即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有市民质疑,“深圳10多年的课改向高考举了白旗”。深圳的多家媒体也对此作了报道,其中有媒体评说:“这标志着为期11年的深圳课改以失败告终”、“深圳课改走向结束”等等。
深圳市教育局认为,这些报道有明显的错失之处,对读者形成了误导。此次调整符合国家推进课改的要求,综合或分科都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选择,不能简单作为课改成败的评判标准。
深圳的初中综合课改到底是不是失败了?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深圳课改的来龙去脉
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随后下发改革纲要,提出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深圳南山区立即对此进行了响应,率先推出了两门初中综合课程,在初中阶段将物理、化学、生物及部分地理学科的内容统一合并为“科学”,将历史、思想品德及部分地理学科内容等并为“历史与社会”。2003年秋季起,深圳全面实行综合课程改革。
一些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认为,深圳推出这一轮课改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各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11年来,这项改革一直伴随着质疑和争论。质疑者认为,综合课程就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大拼盘”,机械地将几门课程的内容拼凑到一起,但各部分间缺乏逻辑关系,没有处理好四门课程之间以及与其他课程间的衔接,不利于学生学习。同时,当年的改革对于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科老师很难将其他课程讲授透彻。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更苦。近年来,一些家长、老师,甚至深圳一些学校的校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对此项改革进行了“炮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市教育局表示,深圳初中综合课程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但目前仍面临一些困难没彻底解决,主要是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完全具备驾驭初中综合课程教学的能力。目前,全国各地实施综合课程的地区很少,交流互动的氛围也有待增强。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全国高中均实行分科教学,初中综合课程与高中分科课程衔接问题有待解决。此外,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课时紧、任务重、专业知识缺乏等原因也被提及。
从上述答复不难看出,深圳市教育局虽然没有承认11年前开始的初中综合课程改革失败了,但至少承认了综合课程改革不太符合目前的实际。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