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信息公开是一根刺(《教育观察》2009.5卷首语)

2012-08-18 10:36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信息公开是一根刺(《教育观察》2009.5卷首语)

发布时间:2009-6-9 0:00:00 新闻来源:科技风

 

 

                                          苏文杰
      在做本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选题时,对一些中小学校和学会组织的采访很顺利,不想,在采访某省教育行政部门时受到阻碍,提纲传过去,对方答应接受采访,后来又表示,经领导商议,不便接受采访。记者再三说明要只是了解一下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对方解释,一些数字不便对外公布,怕引起不好的反应。
      拒绝采访本是一件平常的事,然而,拒绝采访的往往是一些掌握公共信息的行政部门,其拒绝理由也有些难以理解。公开发布本部门的工作信息应该属于其工作的一部分,但有些部门将本应该公开的资料视为敏感信息。这些部门敏感什么呢?是怕这些信息暴露自身工作的不足招致批评,还是怕这些信息与“上头”的意思不合,抑或二者兼有之?
      不得不说,信息公开成了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喉咙里的“刺”。山西 “封口费”事件和河北蔚县李家湾矿井矿难“封口费”事件搞得沸沸扬扬,中心的问题就是“捂”信息和“揭”信息的较量。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去年5月1日开始实施已满一年。虽然,期间上海有新闻媒体向政府申请获取信息,政府拒绝了其申请,那家媒体依据《条例》将政府机关告上了法庭。但是,这样的事情尚属于“新闻”。事实是,这部被寄予厚望的《条例》在实施过程中效果不佳,有专家戏称,《条例》的实施尚未完全推开“玻璃门”。看来,打破长期以来政府“以保密为原则,以公开为例外”的传统,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当然,客观而言,也有一些乐观的信息。比如,在国家各部委中,教育部的信息公开工作获得好评。再比如,一部具有全国性法律效力的《政务信息公开法》正在起草之中。该法一旦颁布,行政机关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如果拒绝向媒体和大众透露行政行为信息则要承担——违法责任。那时,行政单位对媒体说“无可奉告”就要惦量惦量了。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