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选择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有求必应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另一种是高瞻远瞩地引导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如果深入观察这一轮教育改革,我们不难发现存在“双轮驱动”的现象,即在为老百姓提供“想要的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社会“应有的教育”,职业教育即是一例。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倾其所能,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力图做大另一块“蛋糕”,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同样优质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搭建更为广阔的成才空间。
2011年,国家遴选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并予以重点“武装”,校均投入1000万元。加上之前已经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校均投入2000万元),职业教育也有了国家级“重点学校”,据悉,第二批371所中职示范校建设也已立项。这些优质重点职业院校,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排头兵,也是响当当的优质教育品牌。
国家投入156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力推校企合作,组建近500个职教集团,5600多家企业参与,涉及43个行业,覆盖30%的中职、80%的高职院校。
打通中职与高职的通道,拆除中职和高等教育的藩篱,注册入学、“技能高考”等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点。去年,湖北省500多名没摸过普高教材的中职生进入了大学。
“过去在黑板上‘跑’火车,现在在动车组模拟仿真驾驶系统上‘开’火车。过去毕业生操作技能不强,学生就业困难。现在我们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抢着要。”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校长胡定军的一番话,折射出整个中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态势。
从倾听民众心声入手,为增进教育“产值”发力,哪里不好就改革哪里,教育决策部门的民生视角和科学决策不仅增加了亿万学生和家长选择教育的自由度,也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为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赢得了更多支持和更大空间。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