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中国教育的民生情怀:教育规划纲要贯彻两周年

2012-08-15 17:32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中国教育的民生情怀

——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两周年述评之二

  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站在教育规划纲要出台的历史节点上,这两句话更能概括中国教育的使命与追求。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两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沿海到内地,各项落实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新建扩建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对于一幅需要十年才能完全展开的宏伟画卷来说,两年只是开端,但这个开端所奠基、勾画和展示的,恰恰是这轮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最根本的主题,那就是回应老百姓呼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贴近民生的教改道路越走越宽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2011年,国家遴选千所示范性中职学校,校均投入1000万元。

  仅仅是在两年前,很多城市的家长为了送孩子上心目中的好学校,不得不花钱、托关系,甚至举家陪读。

  山西晋中北田村村民郝巧根,为了让女儿进城读书,不惜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那时“房租高了,土地撂荒了,收入少了,吃肉的次数少了”。

  “二三流学校学生往一流学校跑,农村学生往城里跑。”一位老校长一语道出当时中国教育人口的走向,结果是“一流学校人多得挤不下,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人又少得办不下去”。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生活日渐宽裕的中国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仿佛一夜之间,刚刚“有学上”的人们,开始迫切地要求“上好学”。对于一个拥有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受教育人口最多,且刚刚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大国来说,这样的需求似乎来得太快、太急了。然而,对于孩子成长和家庭幸福来说,这样的需求并非没有道理。

  因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受教育程度越来越与个人前途命运、家庭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单从就业率指标来看,世界经合组织34个成员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比高中毕业生高9%。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