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教育观察:掐尖之争 戴着应试教育镣铐的跳舞

2012-08-12 22:19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你来掐尖我来防,谈感情不行就谈钱

在这样的背景下,防掐尖成了许多县市区中考之后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其手段也五花八门,有些摆不上台面,却是“用心良苦”。综合记者的采访,这些防掐法主要有:

高压法:少数县市区,防火防盗防招生老师,轻则驱赶,重则出现扣押现象。

一些县市区下了行政命令,要求初中校长、毕业班老师签订责任状,确保优质生源能够进入本地高中就读。党政领导,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被要求,不能送子女,甚至是亲属子女就读外地初中、高中。

苦情法:更多的县市区打的是感情牌。在前些年招生困难的时期,丰城市的许多老师冒着酷暑去学生家家访,有的甚至帮着干“双抢”农活,“汗滴禾下土”的目的就是想以感情打动学生,打动学生家长。

为了防止优质生源流失,永新县任弼时中学上到校长,下到任课教师都走上了招生“前线”,游说高分段考生“留下来”。“临上课前,问学生们吃饭了没,下课放学回家,还要目送学生出校门。”任弼时中学一位教师说,“我儿子也在学校读书,却从没受到这样的‘礼遇’”。

补课法:在本该属于学生的暑假,在永新二中却是书声琅琅。该校党支部书记文鸿华无奈地说,为防止优质生源流失,不得不出此“下策”:中考分数一出,便把报了该校的高分段学生集中起来补课,采取集中看护、预交学费等办法,防止被别人掐尖。

据了解,这种办法在许多地方很普遍。一位中学校长坦言,暑假补课,不但省教育厅严令禁止,作为我们校长而言,也极为不情愿,因为天气太热,万一出现个什么事,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但为防掐尖,又不得不顶风冒险而为之。

合作法:“外敌”入侵,让一些同处一地的学校,原本互掐的枪口掉转,一致对外。在鄱阳县教育局的撮合下,今年鄱阳一中与鄱阳中学便缔结“城下之盟”,合办了一个实验班,轮流坐庄,挑选学校最精干的力量,开出最优惠的条件,守住本县中考成绩最好的学生。

花钱法:谈感情没用,最后只能谈钱了。免除学杂费、免费参加夏令营,这些已悄然成为许多优质生源的理所当然的待遇。从2004年开始,丰城中学每年都要开展夏令营活动,让中考成绩在前120名的学生免费旅游。赣县中学校长张志华说,他们每年花在留住优质生源上的钱都在60万元以上,就这力度,每年赣县中考前500名的学生,还是会流失60至70名。

高考645分女孩洗车挣学费 12年几乎年年第一名

·农家女孩671分被清华录取 高考前身兼七职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