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关注孤残儿童:如何让他们有个家(6)

2012-07-31 10:25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解说:

  像这样的模式在合肥市福利院已经开展了十一年,直到今年因为福利院规模的扩大才计划将十户扩展到二十户,而现在让院长有些担心的是,每一个招募的爱心妈妈能坚持多长时间?

  尹学萍:

  有很多家庭第一批的爸爸妈妈,可能陆陆续续因为各种原因,有的是自己的身体不允许了,有的是自己父辈年长需要人照顾了,各种原因他们都陆续离开了这个家庭。

  白岩松:

  其实现在在孤残儿童的寄养或者这收养等等方面,并有形成非常准确的全国一盘棋的规则,因此几乎都是各省市、自治区,各村有各村高招儿,自己都在想各自的办法,因此探索出来的模式比较多,我们并不想在这里简单地支持哪个或者反对哪个,而只是把这些模式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为的是在未来有一个相对探讨出大家公认的一种结果。其实比较刚才银川和合肥的两种模式,我们可以做一下简单的比较,宁夏模式是在城乡结合部,民风比较淳朴,是寄养服务站,财政支付这样的一种模式,在当地也很受人们的赞誉,背后的的支撑全是社会的福利院在起到重要的衔接、选择和支持这样的作用。

  合肥模式,其实合肥模式刚才说到了第一例,在我的印象当中很多的年前其实在天津等就已经拥有了叫SOS儿童村,这样一个村建起来之后招聘社会上的家庭,那个时候主要招聘妈妈,不是现在的家庭,后来这样的探索有多个,它所说的第一个恐怕指的是不是针对孤残儿童,它的特点是福利院内招聘夫妻与国外福利组织合作,费用分别承担,而且费用是比较高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更像是一份工作,但当然很快变成了家庭氛围的爱。但是让人担心的片子里刚才已经说了,人员的变动就会让你非常担心,当这对夫妻招聘来的时候,来的时候是这样的,几年过后命运发生了改变,他想退出的时候,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恐怕又是一次伤害。所以到底是什么样的模式,我们还真得继续接着关注,尤其重要的是我们的孩子、孤残儿童能不能慢慢由农村寄养的模式真正回到城市当中呢?因为毕竟这块无论从康复和自愿者的支持来说都是最大的,他们回得了城市进得了家吗?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