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关注孤残儿童:如何让他们有个家(2)

2012-07-31 10:25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解说:

  张世峰,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原副司长,他的担心是如今我国的儿童福利院已经越来越成为残疾院。

  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任 张世峰:

  最近一些年,福利机构的抚养的儿童的身体状况主要都是残疾儿童,有的福利院现在残疾儿童的比例都占90%以上。

  解说:

  残疾儿童比例高达90%,儿童福利院需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得知,但另一方面作为儿童福利院压力舒解方式之一的家庭寄养,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近年来也面临极大的挑战。

  张世峰:

  农村的寄养方式应该说不足比较多,一般情况下他离得比较远,没法以福利机构为依托,因此康复这些培训方面受一定的限制,甚至少数地方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把这个家庭寄养作为一种扶贫的方式,农村一个家庭有时候寄养不止一个(残疾)的孩子,让他们有一定的收入。

  解说:

  相比农村,城市家庭寄养在地域距离、福利机构依托,经济和素质条件上都应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现状又如何呢?

  张世峰:

  小孩子日常生活并不是在儿童福利机构关注之下,通过一段时间检查一下,往往并不能够全面反映孩子的生活状况,这点担心有没有,有,是不是会去检查的时候,小孩子生活一个样,不检查的时候又一个样的状况,这个难免使人们担心。

  解说:

  除了寄养家庭的主观责任心,在张世峰看来,家庭寄养的最大客观不足还是无法给予残疾儿童的充分的康复训练。

  张世峰:

  他们如果是生活在福利机构里面,他们可以得到经常的不间断的康复,特教和其他的手段,来促进他们身体机能的恢复。

  解说:

  虽然在一些地方已在加强家庭寄养的规范,以及与机构康复的衔接,但鉴于全国家庭寄养整体大环境的不足,更多的重担目前还是落回了福利机构身上。

  张世峰:

  2009年10月,民政部在武汉召开了全国儿童福利政策研讨会,当时提出来了,对于寄养儿童的身体状况太残疾的不适合寄养。那个会议之后,一些地方已经对于不适合家庭寄养的儿童收回福利机构。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