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化学学科 >

高考化学学科核心知识点解读(4)

2012-08-02 14:0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五、溶液
(一)分散系
1.分散系:定义:化学上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粒子形成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
2.四种分散系比较分散系


(二)溶液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特点是均一、稳定、透明。2.饱和溶液、溶解度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不饱和溶液。
(2)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常用s表示。质量分数ω=s100+s ×100%
(3)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食盐溶解度变化不大;ca(oh) 2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气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4)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某溶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可以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3.了解几个概念: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
(1)结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2)结晶水:以分子形式结合在晶体中的水,叫结晶水,它较容易分解出来,如:na 2 co 3 ·10h 2 o △ na 2 co 3 +10h 2 o,cuso 4 ·5h 2 o △ cuso 4 +5h 2 o
(3)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叫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容易失去结晶水。常见的结晶水合物有:na 2 co 3 ·10h 2 o(纯碱),cuso 4 ·5h 2 o(胆矾、蓝矾),feso 4 ·7h 2 o(绿矾),znso 4 ·7h 2 o(皓矾),mgcl 2 ·kcl·6h 2 o(光卤石),kal(so 4 ) 2 ·12h 2 o或k 2 so 4 ·al 2 (so 4 ) 3 ·24h 2 o(明矾),caso 4 ·2h 2 o(石膏),h 2 c 2 o 4 ·2h 2 o(草酸)。
(4)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和较干燥的空气里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叫风化。
(5)风化本质:结晶水合物分解。na 2 co 3 ·10h 2 o
(无色晶体) na 2 co 3 ·h 2 o
(白色粉末)+9h 2 o
(6)风化现象:由晶体状逐渐变成粉末状。因此凡具有此现象的自然过程都可称为风化,如岩石的风化,它显然不属于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
(7)潮解:某些易溶于水的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在晶体表面逐渐形成溶液或全部溶解的现象叫潮解。
(8)易潮解的物质有:cacl 2 ,mgcl 2 ,naoh等。
(9)粗盐易潮解,而精盐不易潮解。这是因为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 2 杂质的缘故。
4.胶体
(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在1nm~100nm之间分散系,叫作胶体。
(2)分类:按分散剂的状态分为液溶胶:fe(oh) 3 胶体、淀粉溶液固溶胶:有色玻璃气溶胶:烟、云、雾
(3)性质:①丁达尔现象(可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②布朗运动 ③电脉现象 ④胶体聚沉(加入电解质、加入带异种电荷的胶体、加热,均可使胶体聚沉)。
5.胶体的应用(解释问题)
①沙洲的形成 ②卤水点豆腐 ③明矾(或fecl 3 )净水 ④工业制皂的盐析 ⑤冶金工业电泳除尘等等。
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单位:mol/(l·min)或mol/(l·s) v=δcδt
2.同一反应里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可以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都表示同一反应速率。且不同物质的速率比值等于其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反应ma+nb=pc+qd的v (a) ∶v (b) ∶v (c) ∶v (d) =m∶n∶p∶q
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决定因素: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影响因素:
①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发生反应的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压强,气体体积缩小,深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③温度:升高温度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④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
⑤其他因素:增大固体表面积(粉碎),光照也可增大某些反应的速率,此外,超声波、电磁波、溶剂也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注意】①改变外界条件时,若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一定增大,增大的倍数可能不同,但不可能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②固体纯液体浓度视为常数,不能用其表示反应速率,它们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其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等”即v 正 =v 逆 。
(2)“动”即是动态平衡,平衡时反应仍在进行。
(3)“定”即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一定。
(4)“变”即条件改变、平衡移动。
(5)与途径无关,外界条件不变,可逆反应无论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都可建立同一平衡状态。
3.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作化学平衡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勒沙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①浓度: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③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④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
4.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改变条件速率不变:如容积不变时充入惰性气体
速率改变程度相同(v 正 =v 逆 )使用催化剂或对气体体积无变化
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程度不同(v 正 ≠v 逆 )浓度压强温度平衡移动
5.化学平衡计算时常用的2个率:(1)反应物转化率=转化浓度
起始浓度×100%=转化物质的量
起始物质的量×100%(2)产品的产率= 实际生成产物的物质的量
理论上可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100%
七、电解质溶液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
(1)微弱: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部分电离、电离程度都比较小,分子、离子共同存在。
(2)可逆: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出离子、离子又可重新结合成分子。因此,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3)能量变化: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
(4)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最终达到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当弱电解质分子离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就处于3电离平衡状态。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同样具有化学平衡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的规律符合勒沙特列原理。
3.电离平衡常数:对一元弱酸或一元弱碱来说,达到平衡后的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一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用k表示。如:ch 3 cooh ch 3 coo - +h + k a =c(h + )·c(ch 3 coo - )
c(ch 3 cooh) (25℃ k a =1.8×10 -5 )nh 3 ·h 2 o nh +4 +oh - k b =c(nh +4 )·c(oh - )
c(nh 3 ·h 2 o) (25℃ k b =1.8×10 -5 )
k值的大小,表达了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的难易程度。k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k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故可根据k值大小判断弱电解的相对强度。
(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h 2 o是一种极弱电解质:2h 2 o h 3 o + +oh - 25℃ c(h + )=c(ch - )=10 -7 mol·l -1
水的离子积 kw=c(h + )·c(oh - )=10 -14 (25℃)
①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w增大。如:100℃ kw=10 -12 ②kw适于:纯水、稀酸、稀碱、稀盐水溶液中。2.溶液的ph
(1)ph:ph=-lgc(h + )。在溶液的c(h + )很小时,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2)含义:ph越大,c(h + )越小,c(oh - )越大,酸性越弱,碱性越强。ph越小,c(h + )越大,c(oh - )越小,酸性越强,碱性越弱。
(3)范围:0~14
(4)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广告资讯:QQ:721800272